证券时报记者赖小风
东经.73度、北纬36.88度——这是山东寿光的地理坐标。相比于这略显枯燥的数字,“中国蔬菜之乡”的名号要响亮得多。或许用不了多久,在资本市场也将有属于山东寿光的坐标,一些当地公司正在冲刺上市。
寿光以种植大棚蔬菜起家,经过多年发展,早已经挥别了“面朝*土背朝天”的模式。如今,寿光的蔬菜大棚已经发展到第7代,产业链逐步成熟,正朝着资本化、产业化、数字化、智慧化的方向演进。年,寿光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亿元,在全国经济百强县市中排名第37位,在全国财*收入百强县中排名第16位。更值得欣喜的变化是,在这条蔬菜产业链中,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启了向资本市场迈进的征程,有的列入当地上市第一梯队,有的在新三板挂牌热身,更多的企业则奔跑在拥抱资本和科技的大道上……
地方*府做对了什么?那些靠种植蔬菜发家致富的农户们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资本和科技在这种发展变化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带着上述问题,证券时报“献礼建*百年·聚焦资本市场‘新地理’”采访组日前走进寿光,对话*府官员、企业家代表,走访产业链上下游,以期寻找藏在蔬菜大产业背后的秘密。
冲刺设施蔬菜
全产业链第一股
寿光是农业重镇,传统意义上的“寿光蔬菜”已在中国家喻户晓。不仅如此,各地商超、网络平台可见售卖的七彩庄园、王婆香瓜等多个品牌的速冻果蔬、调理食品等,其实也是寿光蔬菜的招牌产品,只不过从传统蔬菜走向了品牌化、资本化。
蔬菜作为生鲜产品,如何进行深加工一直是产业链终端短板所在。在寿光蔬菜产业链后端,有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为代表的典型企业发力。
沿着寿光南环路一直往东,一座现代化的产业园区格外引人注目,定睛一看“蔬菜小镇”、“蔬菜产业硅谷”的标识映入眼帘。据了解,这个由山东省财金发展有限公司和蔬菜产业集团共同投资建设和管理运营的蔬菜小镇,总投资将达15亿元,共规划面积亩,建成后将是国际最大规模、最高层次的设施蔬菜品种国际展示交易推广平台。
走进蔬菜小镇,五颜六色的蔬菜摆满了货架:紫色的白菜、*色的番茄、三色水果椒、樱桃西红柿……余个品种的种子和深加工产品,均是由蔬菜产业集团研发。寿光蔬菜产业集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清虎说:“这些优质的农产品现在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
据悉,蔬菜产业集团的生鲜和鲜切两大类高端产品重点开拓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以粤港澳为中心的大湾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三个高端目标市场,培育寿光高端蔬菜代表品牌。蔬菜产业集团先后培育了七彩庄园、王婆香瓜等多个驰(著)名商标和桂河芹菜等15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其中,七彩庄园品牌入选中国十大蔬菜品牌。不仅如此,寿光蔬菜作为集体商标,还成为全国第一个蔬菜全品类区域公用商标。
“深加工、品牌化是生鲜蔬菜未来发展的方向。”张清虎介绍,“我们还高标准建设了8万平方米的一体化综合车间,布局净菜加工、调理食品、热风干燥、果蔬精深加工等多个标准化加工区,采用美国、荷兰等国际领先的生产工艺和加工设备,果蔬加工综合产能达10万吨,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
如今,寿光蔬菜不仅走遍国内,还远销海外。蔬菜产业集团在线下搭建了全球供应链和营销平台,在云南弥勒、甘肃白银、广州白云、海南保亭、海南乐东等地布局寿光模式“飞地经济”产业基地项目。建成覆盖全国,辐射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营销网络、仓储物流及服务保障体系。年,计划完成个以上货柜的欧洲出口订单。在线上,多个网络平台均开设了寿光蔬菜官方旗舰店与七彩庄园食品旗舰店,只需在手机上下单,寿光基地的优质生鲜蔬菜就能快速送到餐桌。
“年、年期间我们准备在香港上市,尽调都做完了。”蔬菜产业集团董秘李子建说,“由于农业板块估值太低,另外当时*策限制国内种子企业出去上市,便作罢了。”随着内地资本市场逐步放开,蔬菜产业集团如今正努力冲刺A股,准备将种子研发、种苗培育、物流配送等蔬菜全产业链业务板块整体上市。记者从寿光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获悉,蔬菜产业集团已经作为第一梯队被列入寿光拟上市企业名单,计划近两年在上交所上市。
“10年前我们就为上市做了一系列工作,目前影响我们上市的不确定性因素基本都处理完了,现在中介机构也准备进场了。”李子建说。
今年3月5日,蔬菜产业集团引进招商资本旗下中垦基金的直接投资,实现了实体产业与金融资本的融合,优势互补,为产业赋能。“年初到今年,有很多基金想要投资,这次上市是整体上市。”
蔬菜产业集团一旦上市成功,代表着寿光设施蔬菜产业链孵化出了高端化、品牌化、资本化的第一颗“硕果”,同时也将成为全国设施蔬菜全产业链运作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产业链服务
“种出”一串好企业
在寿光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园区,座第7代冬暖式大棚在开阔的田野间绵延展开。一间间大棚内,植保机、补光灯、智能喷淋、水肥一体化、自动卷帘机、自动放风机、二氧化碳发生器、智能滴管系统等智能化设备一应俱全,俨然一个个自动化工厂。
“现在不管啥事儿在手机上按下遥控器就行了。”59岁的园区租棚农户刘爱芹一边说一边演示,补光灯随即打开。她在上世纪90年代就参与了第一代大棚种植,见证了大棚从“1”到“7”的转变,如今,手机变成了她的新“农具”。
就在刘爱芹蹲在菜地逐棵盘头吊蔓的同时,棚顶的卷帘机正根据太阳光的变化自动调整放风口大小,智能滴灌系统根据输入的程序运行着……其中,时刻呵护着农作物生长的水肥一体化系统、滴灌系统就凝结了山东圣大节水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成果。
受益于寿光设施蔬菜产业链,服务于该产业链的一批公司得到快速发展。在蔬菜产业链条中,直接影响蔬菜品质和农民收益的,是中端种植环节,也是众多企业重点参与的领域。
“以前菜农种植作物,都靠经验,现在靠科技。”圣大节水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运用物联网的远程控制、数据库、云计算、传感网、3S等多种信息技术开发出圣大节水智慧农业平台、水肥一体化系统等,“只需将作物的生长期程序编辑进入系统,通过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