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是世界禁*日。在这么个特殊的日子写下这么一篇文章,一则这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有感而发;二则是“哗众取宠”蹭热点流量,应应节。
抽烟的人“入行”总有他的原因,不管是作死耍酷、作为社交工具还是缓解焦虑等,抽烟是当事人应对某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自此习惯成自然,依赖成瘾。
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以下会对自己三个不同阶段的抽烟史进行复盘,学生时代,初入职场和成家立业后;同时剖析躲在背后的“烟*”在不同阶段是如何操纵心理及行为的,进而拨开烟雾抓“*”诛心。
文章有点长,也没啥香瓜吃。看到这,敲错门的,不喜欢长的,请出门左拐。
我是高中复读那年学上抽烟的。缓解压力吗?现在复盘,恐怕不是。
一是心智发生了变化;二是混上了几个抽烟的伴,有了抽烟的环境。
经历了高考的失败,那时心里有些东西难以排解,变得有些失意和郁郁寡欢,像一只顾影自怜,蜷缩舔伤的小猫咪。而嘴角叼着烟,如周星驰电影里的凌凌漆,在十八岁的小伙看来,徒增了几分张国荣和梁朝伟式的犹豫和唏嘘,于是开始蓄胡须和学抽烟。
当时觉得抽烟是很“社会”一件事,尤其是当同学们同龄人投来惊讶的眼光和做出躲闪时,那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