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秋
《二十四节气志》作者
宋英杰
每年8月8日前后进入立秋,这是隶属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古人概括的立秋物候是: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气有节,风有度,从小暑的温风至,到立秋的凉风至,季风气候中的人们首先从风中阅读时令。
从立秋到处暑,正是夏九九中,由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到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的过渡阶段。北方的炎热天气盛极而衰,人们常常能够率先体验到立秋前后天气的差异,由潮热到干爽的转变。
在南方,人们说:小暑大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前半句略显夸张,但后半句确是实情。赫赫炎炎,烈烈晖晖的日子远未结束。在北方,秋老虎大多是圈养的。在南方,秋老虎却是越来越难以驯服的野生动物。
但即使在南方,立秋前后人们也总能从细微之处捕捉到秋天将至的一点征兆,仿佛是秋天正式播出前的带妆彩排,小规模预演。
梧桐满院绿荫连,引得新凉到枕边。细雨斜风几番过,预先十日作秋天。
人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触,春暖之后没多久,炎热的天气便尾随而至。但长夏之后,秋凉却是缓缓地甚至偷偷地降临。可谓轰然入夏,悠然入秋。
立秋时的天气应当是什么样的呢?关于立秋时的天气,有人希望下雨,有人希望晴天,这与作物的类别及其生长期相关。立秋时临近收割的作物,人们希望晴暖天气加速*熟。如果立秋时尚在生长的作物,人们希望能有充足的雨露滋润。
谚语说: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果也难留。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例如,南方的水稻,在立秋时,正是长身体的阶段,要用充沛的雨水喂饱它。在处暑时,水稻陆续抽穗、扬花、结实,如果连绵阴雨,花粉被浇落,便会影响收成,而且很容易腐烂。
古人有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对于立秋的农历时间,古人认为七月立秋慢悠悠,六月立秋快加油,即如果立秋在农历七月,秋收问题不大;如果在农历六月,就要更勤快、更努力了。
农耕社会,人们十分重视立秋这个时令节点的物候和农事意义,因为人们觉得它关乎年景。
立秋·诗词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二绝之一
[宋]范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立秋日闻蝉
[宋]杨万里
老火薰人欲破头,唤秋不到得人愁。
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习俗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立秋作为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早在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的仪式。至今,不少习俗仍在流传。
贴秋膘
“立秋”这一天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但“贴秋膘”要适度。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不少人会瘦一些,因此有了“贴秋膘”的习俗。专家提醒,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是若贴补过分,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热量过低,则易导致“秋胖”。
啃秋
“啃秋”,也称“咬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
喝秋水
由于夏季流汗较多,人们会在立秋这一天全家人喝一杯立秋水,寓意消积暑,免秋来腹泻、闹肚子。
晒秋
立秋时节,田间地头处处可见人们“秋忙”的身影,农家小院晒满了玉米、辣椒、大豆等农作物,呈现出诗一般的“晒秋”景象。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李爽
审核:董毅、佟光
辽宁之声——辽宁声音,民生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