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磊乐话ID:xiaoleidialect」
第四集
许治民
15:55第四集许治民
(以下为文字实录)
别号“苦瓜”的许治民,采访过程中感受他充满活力、时常挂着开朗的笑声与严谨的工作态度外,还自学编曲、电脑软件等,积极好学精神更让合作过的后辈为之佩服。
他的吉他声诞生于台湾热门音乐乐团崛起的年代,飘扬进美*俱乐部,最后来到电视台。当台湾流行音乐界准备进阶至新纪元时,他在制作齐秦《大约在冬季后》后即远走他方,消声匿迹。兜兜转转一圈后,才返台迎接重生的音乐生涯。
|因为失恋而爱上音乐|
别号“苦瓜”的许治民,年在高雄港务局宿舍出生。自小喜欢绘画,还得过全国漫画比赛第一名,高中时还是撑竿跳的田径选手。十九岁的他在大专联考前失恋了,父亲为了激励他走出失恋低潮,于是与他约定:如果考上学校,就让他买时价七千元台币的玻璃纤维撑竿。这价格将近当时一个家庭三个月的开销。这激励最终让他考上基隆的省立海洋学院(现为国立台湾海洋大学)。
考后某日与朋友逛街,无意间听见人演奏“投机者乐团(TheVentures)”的歌,喜欢到燃起学吉他的念头。返家后和父亲商量,拿着七千元去台南买了台湾制Onkyo吉他、贝斯与音箱而开启了音乐之路。
起初自学教材少,流传的是寥寥可数几本手写乐谱,他先是取得台湾爵士乐元老级教育家—翟黑山老师采谱的英文老歌和弦书,与蔡荣吉先生以投机者乐团歌曲为基础自行编写的乐谱。后来因缘际会之下看到一本名为“火星吉他教材”的乐谱,犹如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惊喜!他搭著夜车前进台南,在凌晨四点多扰人清眠地敲著作者家门,顺利买到教材开始疯狂练习。
他对于吉他的热爱,造就了一则江湖传言——练弹吉他练到动手术切开手蹼肌肉。访谈当天求证时笑着说:“我是有这个意愿,但事实不是如此。”原来在初中时他喜欢化学,某次做实验时不小心炸伤了左手。这一炸意外地延展开指蹼间的肌肉,因祸得福地使他在按压吉他琴格时比一般人还来的宽,助攻了他演奏吉他的技巧。
练了一年吉他后与高雄医学院学生组成“细胞合唱团”。时逢越战,促使大量美*来台湾进驻与渡假而带动了音乐娱乐的需要,产生很多上台演出的机会,也因此开始累积表演经验。
|吃苦当吃补,磨出多元的音乐角色|
“苦瓜”这绰号怎么来的呢?“也没有其他因素,就读小学时台湾刚光复,大半的人都还是在讲台语,阿狗、阿花仔一大堆这样的绰号,而我没有”于是同学就依著姓氏,用台语取了“苦瓜”这名。“小学毕业就没有人叫。直到有一天,乐团键盘手跑到华后饭店驻唱,华后饭店是在高雄港的边边,美*一进来第一个就先到那里开Party。我去那里找他”饭店领班得知他会弹吉他便请他小试身手,这一试就被邀请到饭店上班。“我是上班的时候遇见小学同学,他问我说:‘你是不是苦瓜?’”,就这样让小学限定的别称就此复出。
“大家都一直叫我改‘香瓜’或‘甜瓜’”他露出微笑说着,成年后周遭朋友替他着想出的建议,毕竟绰号是跟一辈子,苦瓜苦瓜这样叫着,似乎人的一切好像也会真的变苦。“世代不同喔,现在就觉得苦瓜不错,因为广告都会说苦瓜清凉退火。”语毕,开朗的笑声随之搭上。
现实生活中的许治民,面对音乐愿意吃苦,用勇气与热情来耕耘,因此打开了担任多元角色的契机。
某日,别团键盘手来询问是否愿意到台中演出,他想到“自己有乐团而且都培养出默契了,为什么不整团带去?”于是和餐厅老板约了时间试音,乐团通过考验,年二十岁的他,在台中蓝天使(BlueAngelClub)当起乐团领班(Bandleader)。除了管理乐团、和演出餐厅沟通、接洽演出机会,了解每个乐手的弹奏风格与音乐能力,与掌控乐团演出时的音乐品质等等,这些都是乐团领班要负责的工作。
“那时候我到台中五权路做场,*瑞丰就在对面的元帅大饭店演奏。Masa(游正彦)是在隔壁的华园俱乐部,他晚上12点后才来,12点之前在清泉冈。那条路是大雅路,周末假日时美*都在这里活动。”这段记忆,见证了那时乐团现场演奏的繁荣场景。
在唱片业尚未成熟时,能进电视台乐队演奏就是当时乐手的生涯最高峰。“早期团练都是一边放黑胶唱片,听了四小节后大家就抓一抓和弦,差不多后就再播放四小节抓”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那时他想,如果不会写谱就只能是乐手,“我一定要练写谱,如果我会写,有朝一日就可以到电视台乐队演出。印象很深,第一次写的谱是DeepPurple乐团的〈Smokeonthewater〉”,当时他二十四岁初次挑战,先以主旋律为起点填入歌词再抓出吉他Solo,“写很久,差不多一两个月”忆起陈年往事使他嘴角扬起,艰涩的岁月应证了凡事起头难。
原本只写吉他Solo,直到成为录音室乐手时拿到了刘清池老师(注1)的乐谱,音乐生涯受到第一次的震撼教育。“因为他一张谱就能搞定乐团,上面有鼓呀、有Bass、有吉他什么都在里面。”于是转向学习写总谱。如何知道写出来的谱到底行不行?“就写完后拿给歌手唱,演出时躲在后台听。”刚开始尚未抓到诀窍写的不甚理想,歌手或乐手常进行演出到一半就往后台骂:“这人不会写谱呀,起音太高小喇叭无法吹、怎么全部都是C调”他就一边默默挨着骂,一边听取要改进的地方,逮到机会就练习,直到十年后才真正觉得写谱的能力可以了。
“我对绘画、运动与化学都有天分,对音乐没有,只好比别人多勤快点练习。”
关于写谱还有一则小故事。他二十九岁时来到台北工作,当时GeorgeBenson的《Breezin’》专辑获得格莱美奖,他一口气买了五张黑胶,有时间就听个两小节、三小节地听音写谱,唱盘磨糊了就换,花了一年时间才将专辑里的演奏乐器分别采谱完成。后来日本与美国出版了该张专辑乐谱,“我到东京、好莱坞买到后翻开比对,有些音日本比较对,有些音美国比较对,我就连我的谱一起综合起来,整理出最完整的版本。”采谱后接着要演奏,不单音要弹对、掌控时间的拍子也要稳,每次弹奏时指尖与乐器发生的触感(Touch),都影响了音乐整体的样貌。许治民说,音可以复制但Touch很难,就只能尽量地完整学起来。
除了弹奏吉他,许治民还参与制作齐秦的《大约在冬季》专辑,不过制作时因工作忙碌、疏忽了家庭,结果发生意外。面对突如其来的伤痛,只想远走他乡,不想触景伤情,于是在年移民到美国疗伤。面对沉重的生命失落,让他想要放弃音乐,在谋生压力下,他开始去跳蚤市场卖东西、当起了保险业务员、房地产销售员,还花钱补习想要进*场当发牌员,过程充满挫折。最后回头拾起最熟悉的音乐,且在好友建议下花了半年时间练键盘,逐渐地在异乡有了生存能力。
注1:刘清池是台湾流行音乐第一批录音室吉他手之一,擅长台语、日语的演奏曲高手,传闻他的吉他与日本传统乐器三线音色相近。
|逃跑不如赶上|
科技带给音乐产业巨大的变化。时光倒转35年前在洛杉矶参观了美国最大的乐器设备展览—THENAMMSHOW,那天看见有人在场内舞台示范MIDI:只要一个人花半小时就能把原本五人编制的乐团音乐,从演奏、录音等工作组织完成,这揭示著音乐生产模式即将演化至单人的工作状态,不再需要多人分工。这一幕如五雷轰顶般击中了他,是音乐生涯第二次的震撼教育。面对现实,衡量着体力、年纪、学习力与未来性,挣扎反复思考了一年才决定走向MIDI。
仿佛回到年轻时第一次接触音乐的心境,开始想办法摸索。自学的第一本书《WhatistheSound?》透过科学家的理性分析重新认识声音了解音乐,接下来又靠着当地朋友的翻译,克服语言障碍学会了。
MIDI技能是回到台湾才有机会派上用场,契机是他来到LasVegas协助演出事务时遇见好友,在好友再三劝说下,抱着近乡情怯之心回来。返台时卡拉OK蔚为风潮,MIDI就用在制作伴唱带上,迎来的结果是:吉他弹奏技巧变得更好,软件使用上也更加得心应手。
科技推进了流行音乐制作的方式,他选择想办法跟上脚步,于是宅录、电脑混音、制作Program都难不倒。采访当日见到书柜上有《ProTools》《CubasePro》与《Sibelius7》等目前产业常用的编曲软件英文原书,封面或内页写满密密麻麻地注解,一笔一画都记录了扎扎实实走过的路。
在访谈过程时他还热心分享软件操作密技,坐在电脑桌前熟练地不带半点迟疑,仔细一看,工作区贴满了字迹泛*的褪色注解纸,印在键盘上的符号也因大量使用而磨淡了。问起他遇到瓶颈怎么办?“没有怎么办,就是想办法突破,找方法解决。”
苦瓜老师要求自己:不要成为抱怨时代的人。科技进步是产业前进的优势,但经验却无法用机器取代,努力学习新知并保持开放,是他打滚江湖的不二招式。
|用练习替未知做准备|
即使经历过不少场小巨蛋级的演唱会,对于人数较少的演出他依旧全力以赴,“不管是做大小场演出,我都会把电脑带着,随时练习随时准备。”无法预期未来,透过大量练习打好地基,“有挫折,就能靠近成功”是他处理工作的理念。
谈起近年来担任演唱会音乐总监的经验,他认为需要改变传统的五次排练,倾向排练一次就好。“那一次排演是给演唱会导演看的。”在进排练室时就完成了所有的前置作业,如:确认乐谱、歌手与乐团对Key、录制Program等等,以求提高工作速度、降低出错率。倘若排练时演唱会导演为了演出调度而需要加前奏时,他也能很快反应更改,几乎不让排练进度延迟。
演唱会永远都有刺激的突发事件,例如在现场歌手突然抢拍但Program已经无法更改,他总是有办法立刻解决,让演出在稳定下继续进行。
由于早年弹吉他的姿势不良,长年累积下产生了板机手,即使开刀也无法根治。“现在弹吉他无法超过两分钟”,幸他能编曲写谱、弹Keyboard、操作电脑,还有多年乐队领班与现场经验当靠山,支撑着他能继续在线上工作、延长音乐之路而感到满足。
|对于音乐的愿望|
关于音乐,他最享受问世的那时刻。当作品完成时必须先经过妻子的耳朵、得到她的首肯,他才会将之问世。“她不是音乐人,虽然她说好听不一定会大卖,但至少是不同族群的想法。”
许治民将流行音乐的经验跨足到国乐与布袋戏,特别是将二胡等传统丝竹乐器打破框架,以中国五声音阶为基础融入了SwingJazz、Blues、BossaNova等曲风,演奏出中西融合的声响,刷新了大众的既定印象而荣获金曲奖与金音奖“最佳跨界演奏专辑”的入围与得奖肯定。
从业40多年后,终于在年推出个人首张专辑—《苦中作乐》爵士吉他演奏,为音乐职涯放上最后一块拼图,完整了成就里程碑。这专辑推出后受到业界人士赞赏,且入围第七届金音创作奖“最佳爵士单曲”“最佳乐手”以及“最佳爵士专辑”的肯定,证明宝刀未老。
谈起制作该专辑的趣事,他说起初音乐都制作好了就只缺命名,正当百思不得其解,就与住家楼下的画家“两佰”闲聊,“既然你叫苦瓜,那专辑为何不来个‘苦瓜’菜肴全集?”于是,专辑有幸得到画家的热情操刀设计封面,而一首首台语英语经典歌曲,变成一道道听觉佳肴,如〈青蚵仔嫂〉就调味成有爵士风味的〈豆鼓炒苦瓜〉,使苦中回甘的滋味不限于在舌尖,还走进了听众耳朵。
原本预定七十岁退休,“人老了就有些愿望,能留给下面的人就留给下面的。”他曾连续四年到南台科技大学授课,那时经常需要南北奔波,且觉得学校安排的课程时数不够,就利用寒暑假时间将学生带来工作室进行加强训练。又因担任过三次以英文老歌为主的“青春旋律演唱会”与校园民歌演唱会等等的演出,累积了数量可观的乐谱。这些乐谱就等同于武功秘笈,如果乐手拿到了认真练习,我想应该一下子就会灌进半世纪的功力喔。
现在他来到了“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阶段,小孩都成家立业不用操心了,身体健康算硬朗且还能接工作,外出工作时将老伴带在身边以弥补早些年过于忙碌而无法兼顾家庭的遗憾。面对未来,他乐于分享用行动交接,期许年轻新秀能早日进到圈内,创造属于新世代的好作品让市场上能有更丰富的声音浮上台面被听见。
回首这一路,只要愿意都不是苦,生命的醍醐味也开始甘韵萦绕。
许治民(苦瓜)
创异音乐工作室负责人
乐器:吉他、键盘
代表作品:《苦中作乐》爵士吉他演奏专辑
经历摘要:
年高雄出生
年开始学吉他
-年台中蓝天使(BlueAngelClub)/乐队领班
-年高雄美*俱乐部(SeaDragon)/乐队吉他手
-年台视乐队吉他手
年参与制作齐秦《大约在冬季》专辑
-年移民美国
年起担任专辑制作人,曾制作过曾心梅、官灵芝等人作品,亦参与蔡琴、龙飘飘、洪荣宏、阿弟仔、潘越云、罗时丰等等作品编曲。
年八大电视“台湾望春风”节目、“我爱桃花乡”节目,以及公视与八大电视一同合作的“台湾红歌年”节目之音乐总监、编曲、统筹等工作。
年开始担任演唱会音乐总监至今。
年~年受邀担任国家国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与丰原青少年国乐团编曲
-年南台科技大学流行音乐系授课
年担任第七届金音奖评审
制作专辑得奖摘要:
年官灵芝《爵好》专辑入围第30届金曲奖“最佳台语专辑”
年罗堂轩《胡说八道爵士二胡演奏专辑》入围第25届传艺金曲奖“最佳跨界音乐专辑”,亦入围第5届金音奖最佳爵士专辑”与“最佳单曲”
年许治民《苦中作乐》爵士专辑入围第3届金音奖“最佳爵士专辑”“最佳乐手奖”与“最佳单曲奖”
年官灵芝《人靓不如命靓》入围第23届金曲奖“最佳客语专辑奖”
年《霍世洁爵士胡琴惊艳专辑》同时入围第22届金曲奖与第2届金音创作奖“最佳爵士专辑奖”
年王明华《爵士二胡:登峰造极》专辑,获第20届金曲奖“最佳跨界音乐专辑奖”
第四集许治民
幕后制作群
影像拍摄协助:
OldieGoodieLiveBar、马可练团室
唱片提供:
六禾音乐馆陈明章
特别感谢:
邰肇玫家族、施孝荣(依首字笔画排序)
以及所有坚守岗位的幕后音乐职人们
指导单位:文化部影视及流行音乐产业局
出品单位:TMTA台湾流行音乐产业技术发展协会
企划执行:林冠妙/MonicaCatStudio
影像制作:黑鸟音像BlackBirdImagineStudio
导演:李振群
摄影师:林敏华
摄影助理:李家羽、郭佳翰、何冠霆
视觉设计:游明龙设计/
YudescoDesign专案行*:池佳欣、邱莉珊
片头音乐制作:
周恒毅、吕其霖
吉他:蔡科俊
背景音乐:
《苦中作乐》爵士吉他演奏专辑
中文文案:喵妮卡
英文翻译:PollyChiu
让好的作品浮上台面
能够被更多人听见
PC台湾流行音乐产业技术发展协会
版式设计
小磊工作室编辑
出品:小磊乐话
重点
推荐
KEY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