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区白桦乡发展瓜果经济名气越来越响,乡*委、*府从扶持白桦村吊香瓜种植产业起步,使其从一个村扩大到了全乡范围。
近日,记者一行走进白桦村,村里道路干净宽阔,抬眼望去,蓝天白云让人神清气爽,路两旁瓜菜成畦,一个个大棚错落有序地分散在田间地头。棚内,一排排努力攀爬登高的吊香瓜长势喜人,一个个圆溜溜的小吊香瓜掩映在藤叶中间很是诱人。
白桦村现有余栋大棚,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其中有5万平方米都种植的吊香瓜、吊西瓜。和往年一样,今年的瓜农们又陆续收到了很多省内外的订单,当地的市场价格稳定在每斤6~7元,精品吊瓜日益走红。从6月份上市销售以来,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摘瓜、筛选、包装,虽然汗水浸透了衣裳,但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喜悦。
乡*委副书记、乡长刘泉成向记者介绍,白桦乡积极发展瓜果经济,白桦吊瓜追踪溯源最早在年。白桦村村民首次从黑龙江省农科院引进瓜苗,在目前优质吊香瓜主产区北纬50°15′地区开始试种,试种成功后,逐步在白桦乡推广。今年6月,乡*府几经奔波,为全乡20几个品种的果蔬产品成功申请了“加区白桦香”注册商标,通过引导瓜农实行产品溯源、树立精品意识,让最好的瓜卖上最好的价,打响“加区白桦香”的知名度,不断扩大白桦乡的系列特色农副产品的销量和产值。如今,小小吊香瓜成为加区白桦乡致富“小金瓜”,作为“短平快”的特色产业,市场前景可观,为当地村民铺就了致富增收路。
有了“加区白桦香”这一品牌,让本就远近闻名的白桦吊瓜有了归属感,高质量优选吊瓜配上漂亮的外包装,走上了高端路线。村里选出几家吊瓜品质好的农户,在他们种的瓜中精选出大小匀称、口感上乘的吊香瓜装到印有“加区白桦香”注册商标和LOGO的专用箱里,每箱6枚,售价达到60元左右。现在这些精品吊瓜已经销售到全区各地和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
刘泉成说:“我们这儿的村民普遍有十七八年的吊瓜种植经验,种植技术也得到了周边地区的认可,市场一直供不应求,前景可观。下一步我们会从打造精品、优化品种入手,让白桦吊瓜走出大兴安岭,走向更远的地方。”
白桦村吊香瓜为啥这样甜?
白桦村的吊香瓜好吃。
慕名而来的顾客从藤上摘下新鲜的瓜,屈指一弹,瓜身轻颤,用农家院里的深井水冲洗干净,轻轻一拍瓜身便脆裂,再咬上一口,香甜脆爽、唇齿留香,绝对是一场味蕾上的享受。
乡村风光好,瓜甜民更富。白桦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叶长青介绍说,“我们村平均每个农户家能有6~8个大棚,每个大棚占地面积平方米,一年全村能产吊香瓜20万公斤左右。”
香甜多汁的吊香瓜是白桦村的特色水果,不仅受到我区市民青睐,还把“香气”传到了大江南北。白桦吊瓜到底为什么这么好吃呢?白桦村驻村第一书记董成浩为记者解开这一秘密。他说:“白桦村位于东经°北纬50°,地处加格达奇区最南端,是我区的“南大门”,周边有甘河和五岔河紧紧环绕,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沙壤土,独有的小气候,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还有专属的种植方式,造就了白桦吊香瓜的唯一性。”
为了使白桦村的吊香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村委会成员在乡领导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品种优化。他们请来地区农林科学院专家研究对策,分析土壤成分、采取多层覆膜方式延长采摘期,还联系到东北农业大学教授、甜瓜专家刘宏宇,准备选择一种与现有香瓜品质、外形相似的香瓜种子,再选择一种口感好、市场认可度高的香瓜种子进行试种,并试种冰淇淋西瓜和网纹瓜两个西瓜品种,争取年内完成甜瓜科技示范基地的选址。
小小吊香瓜,圆了致富梦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每年六七月,白桦的吊香瓜便正式亮相市场,水果店、生鲜超市、路边摊、早市,甚至在省内外其他地区都有它们的身影,成为加区白桦乡瓜果经济的“主打明星”。
在淅淅沥沥的小雨里,记者来到郑清荣家的瓜棚。这个棚里的瓜刚刚开始采摘上市,贴近地面的已经成熟等待主人来“请”,蔓藤上尚小一些的瓜还在努力生长。小小的吊香瓜承载着郑清荣一家的希望,他是村里最早一批扣棚种瓜的,每年种瓜最关键的几个月时间里,他几乎24小时都守在瓜棚里。最近几天雨水较多,土壤中的水分被吊香瓜吸收,不仅影响甜度,还容易造成底部藤蔓上的吊瓜出现开裂、烂根,好在今年吊香瓜市场行情很好,弥补了减产带来的损失。郑清荣自豪地告诉记者,来加区施工的龙建集团施工队知道白桦乡吊香瓜的美名,已经连续好几年到白桦村订购吊香瓜了,特别是今年,一次性就在郑清荣家订了斤吊香瓜。
白桦乡的吊香瓜不愁卖,每年没等吊香瓜成熟,加区的大小果蔬生鲜超市就来预定了,村民们还能接到省内外其他地区的订单。除了走订单,村民们自己也上市场去卖。7月29日,天刚蒙蒙亮,村民张文就开始忙碌,装车、赶路、摆摊……绿岛批发市场的早市上,不到6点钟就出现了他家翠绿新鲜的白桦吊香瓜、皮薄瓤甜的白桦西瓜,还有顺便带来、同样新鲜上市的柿子、豆角等果蔬,吸引着路过的行人。想买当地好吃吊香瓜的人,等不及村民们吆喝叫卖,就直奔他们而来。有一位女顾客向村民确认这是白桦吊香瓜后,就开始轻车熟路地挑选,还细心地问是谁家的大棚,看来是老顾客了。
问起吊香瓜的收益,村里的科技特派员张桂珍说,平方米的标准大棚大约年产斤瓜,收益1.5万~2万元左右。她和爱人一起侍弄3平方米的吊香瓜,年头好的话,差不多可以有10万元的收益。
张桂珍:村民离不开的“科技特派员”
“你们自己进大棚里摘香瓜,下面瓜藤上的更熟一些,这边有井水洗洗瓜,赶紧尝尝……”刚刚走进白桦乡白桦村村民张桂珍的瓜棚,主人热情地招呼记者一行人品尝她家的吊香瓜。
张桂珍的家就在白桦村一组,她在村里深受大家欢迎,不仅因为她是村*支部的组织委员、村委会妇女主任,更因为她受加区人才办聘请,担当着村里的科技特派员。说起种瓜心得,和爱人一起侍弄3平方米的大棚,当了20年瓜农的她,有自己的一套心得。
她告诉记者,每年从三月末育种开始到最后一批瓜成熟,需要忙碌5个多月的时间,想要种好瓜,育苗、嫁接、摘苗、定植、掐枝、打叉、整枝,每个时期、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对待,不能有些许马虎,特别是嫁接环节,事关吊瓜品质,难度最大不说,也是种瓜期间最忙、最累的一段时间。
村里种瓜的农户平时也参加各种技术培训,但学到的理论知识总是在实践中容易脱节,这时候,大伙儿就会来找张桂珍帮忙。张桂珍不仅要忙活自己家大棚里的吊香瓜,还义务帮助其他村民嫁接或者解决遇到的难题。4月初正是幼苗嫁接的*金时节,她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组织几个人分头到各家各户帮忙,最忙的时候从早到晚连口水都来不及喝。给瓜苗授粉也是一个较为辛苦的工作,瓜棚里最高达到40多摄氏度,为了保证瓜苗顺利结果,张桂珍顾不上擦汗,忙碌在一棵棵瓜苗之间。她说:“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帮村里人把瓜苗都嫁接完,保证家家户户的瓜都能顺利开花结果。”
作为村里的科技“领头羊”,张桂珍深知抢前抓早开展品种优化更新的重要性,也对乡*委、*府扶持吊瓜经济长远健康发展深感欣慰。她对记者说,“这个事情一定得做起来,我可以带个头!”
老顾客专门来买白桦乡的吊香瓜。
凌晨三四点开始摘瓜,保证上市新鲜。
绿岛市场早市上,比邻摆摊的姐妹俩一齐“夸瓜。
藤蔓上小一点儿的吊香瓜还在努力生长。
科技特派员张桂珍。
游客可以进瓜棚挑选自己心仪的瓜。
乡*府机关干部精心设计的精品吊香瓜包装箱。
白桦乡驻村第一书记董成浩(右一)和村支书叶长青(左一)为订购精品吊香瓜的顾客装箱。
(本版稿件均由本报全媒体记者鞠春艳孙扬车宇撰文图片由本报全媒体记者冯剑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