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
TUhjnbcbe - 2022/12/26 0:22:00

乡村振兴开新局

民勤蜜瓜甲天下。民勤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型农机在高标准农田里作业。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甘曜毓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奉乾通讯员甘曜毓

祁连山下藜麦飘香,石羊河畔牛羊肥壮,*花滩日光温室星罗棋布,农副产品销往五湖四海……从高原到戈壁,产业兴旺,富了一方百姓。

春意融融,山野泛青,一条条蜿蜒其中的农村公路连珠成串,连接起分散的村庄。公路上车辆驰骋,引擎声、鸣笛声……为宁静的乡村增添活力。

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焕发出新颜,青山碧水下美丽的乡村在萌生新的希望。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武威市朝气蓬勃、风景正好,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波澜壮阔中次第展开……

帮扶有温度振兴再启程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武威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打赢了一次次硬仗,攻克了一个个堡垒,年,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以来,武威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线,引导各类帮扶力量精准帮扶,以乡村建设示范村为引领,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重点工作实现“开门红”。

在脱贫攻坚一线,一批批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为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作出了突出贡献。如今,脱贫梦圆,征程再启,重新选派的名驻村帮扶干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他们为一个个帮扶项目奔忙,为一件件民生实事出力,汇聚起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

*策兜好底,日子有底气。建立数据平台,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府购买服务,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强化兜底保障,提高供养和服务质量……武威市织密防贫监测帮扶网,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落实产业就业、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社会保障等帮扶措施,做到发现一户、帮扶一户,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努力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五年来,全市教育用地增加.7亩,办学条件切实改善。全市投资24.91亿元,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所,新增中小学学位、公立幼儿园园位2.5万个,“入园难”“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农房抗震改造已开工户,4项“四抓一打通”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全面开工,输转脱贫劳动力7.33万人。从建设各类产业基地,到易地搬迁走出“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困境,再到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开对“药方子”是拔掉“穷根子”的关键所在。

农业有奔头产业能致富

工人在古浪越海农业现代智能温室里采摘串收番茄。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奉乾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有了产业,农村才有人气,发展才有底气。武威市立足资源禀赋,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初步构建起了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发展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法宝”。

村这头,最后一批羊羔刚运走;村那头,大棚西红柿就要采摘上市。如今,在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产业兴旺,致富路宽,村民们都在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

年5月,李应川一家从古浪县南部干旱贫困的山区搬进了富民新村,住上了新砖房,吃上了干净方便的自来水,一出门就是水泥路,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挪穷窝、住新房、有产业、能致富,这都是*的*策好。”如今过上幸福生活的李应川感慨万千。

尽管已过花甲之年,但李应川的干劲十足。最近一段时间,他每天都在日光温室大棚里忙碌。4月21日下午,记者走进李应川家的香瓜大棚,一颗颗个大体圆的香瓜错落有致地挂在绿油油的瓜蔓上,散发出阵阵瓜香,整个大棚里满目青翠,生机盎然。“今年的头茬香瓜长得好,‘五一’*金周前就能上市,按照每斤9元的价格估算,这一茬瓜就能给我带来1万元的纯收入。”李应川说。

累计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多座,养殖暖棚座,羊存栏多只,牛存栏多头……这些数字凝聚着富民新村全体村民感恩奋进、辛勤拼搏的汗水和力量。

产业集群加速形成,也让富民新村释放出人才“虹吸效应”,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汇聚于此,让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充分涌流。年,古浪籍大学生程*毕业了,他没有四处投简历,选择了返乡就业,来到位于富民新村的古浪越海农业有限公司工作。

“现代农业是篇大文章,把青春挥洒在家乡的发展事业中才有价值。”程*说,这里为年轻人提供了高质量的干事创业平台,短短2年多时间,他已成长为生产副经理。

春阳抚照,万物滋荣。在凉州区四坝镇乡村振兴产业园拱形蔬菜日光温室示范点建设现场,推土机来回穿梭,工人们平整场地、焊接钢架,一派忙碌的景象。

“产业园建设以拱形日光温室为主,相比较于传统大棚,建造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进一步使蔬菜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四坝镇*委书记蔺志越说。

四坝镇属井水灌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相对丰富,非常适宜发展设施蔬菜及露地蔬菜产业。近年来,四坝镇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打出了“凉州蔬菜之乡”的品牌。

产业勃发的背后,是不断的探索。“四坝镇种植蔬菜已有很长时间了,但初期因各种原因,村民们辛苦下来赚不了几个钱。”谈及过去的蔬菜产业短板弱项,河湾村村民王有杰说,以前村民种菜几乎是一哄而上,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很难进入大市场。

归根结底还是“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行不通,四坝镇积极转变思路,将蔬菜种植区域集中连片,形成比较稳定的生产基地,破解生产布局过于分散造成的管理不便和生产不稳定。

乘着发展东风,王有杰承包了村上部分土地搞规模种植,并成立了四坝镇特色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了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现在合作社带动周边60多农户种植娃娃菜和芹菜,市场行情好,收入很可观。”王有杰说。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去年,武威市实现农业增加值.4亿元、增长10.6%,连续8年位居全省第1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增长10.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03万亩,粮食总产量.13万吨,实现了面积和产量的双增长;猪、羊、鸡存栏和肉类、设施蔬菜、食用菌、藜麦产量均居全省第1位;武威伊利乳业被列为全省第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武威现代生态奶业产业园入选全省10个百亿级产业园……一个个耀眼的数据,一项项亮眼的荣誉,是武威市“三农”工作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旧貌变新颜加速补短板

美丽的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奉乾

“不同意改造!”

“为啥不同意?”

“改造要自筹元,不划算,还不如存着到城里买房。”

……

这是年,在凉州区清水镇河西村一场村民大会上发生的一幕。当时,河西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蒋振栋刚一宣布会议议题——动员村民自筹元进行人居环境改造,不同意的村民就已大半。

过去的河西村,土路土墙土坯房,垃圾满巷道。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是老大难问题。“咱这是花小钱办大事。”蒋振栋给村民们算了笔账,环境变美,不比城里住得差,还可以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增加收入。愿景很美好,可蒋振栋磨破了嘴皮讲事实、摆道理,但还是有部分村民摇摆不定。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村组干部、*员带头改造,十多天就初显效果——坑坑洼洼的村道变得整整齐齐,村前屋后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眼见环境有了变化,村民们都自发加入到了改造工程中。不到一年时间,河西村就完成改厕户,整治巷道3.8公里,拆除临建违建处、围墙米,清理“三堆”余立方米,硬化巷道3.2公里,铺设路肩2.6公里,修建小广场、小游园、乡村大舞台,改造墙体1.2万平方米,栽植绿化苗木3万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生活品质全面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增强。

村庄处处有风景,村民居住更舒心。行走在河西村,水泥路干净整洁,绿化带随处可见。“环境美了,我们发展的思路也清晰了。”蒋振栋说,未来将着力打造诗意乡村、农耕文化为一体,相互融合促进、发展成色十足的“绿富美”美丽乡村。

儿童娱乐有设施、妇女跳舞有场地、老人观影有屏幕、村史长廊惠村民,乡村建设行动瞄准乡亲们的急难愁盼问题。武威市以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计划创建个乡村建设示范村,重点补齐教育、文化、卫生等短板。家门口办起幼儿园,孝老食堂供应温馨午饭、村卫生室提标扩建……一件件民生实事,提升着广大农村群众的幸福指数。

“环境美”携手“生活美”,群众生活幸福有滋味。截至目前,武威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6%,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通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

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如今,乡村振兴让武威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