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官之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中,全市贫困妇女在*和*府的*策帮扶和关怀下,实现了脱贫梦想,涌现出了大批思想觉悟高、发展能力强、示范带动好的先进典型脱贫户。为积极培树展现“脱贫攻坚巴渝巾帼行动”中的巾帼脱贫户先进典型,市妇联开展了重庆市最美“巾帼脱贫户”先进典型寻找活动。经过层层推荐,认真评审,全市共户脱贫户被评为重庆市最美“巾帼脱贫户”,我区张树学、田田景美、冉义群3户家庭上榜。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她们的脱贫故事
(尝到丰收喜悦的贫困妇女们)
武隆区后坪乡系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之一,张树学是该乡深度贫困村白石村建卡贫困户之一,也是山嫂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近年来她带动9个留守妇女(其中4个贫困户)发展生态蔬菜基地亩,年产萝卜、秘本南瓜10万斤,年产鲊海椒、苦瓜干、蒲公英茶等山货余斤,增收近20万元,每个留守妇女分红约元。
一、“傻萝卜”在田间开出希望之花
白石村是深度贫困村,曾如被诅咒般一直与“偏远”“贫穷”为伴,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都是妇女老人孩子。张树学一家则是村里贫困的典型。老人病重需要医治,两个孩子上学需要供养。巴掌田、鸡窝地的山旮旯里干什么能脱贫呢?
年初,福建蔬菜老板*建货走进白石村,决定大力发展有机无公害蔬菜,并承诺包种子、包技术、包回收。张树学感到,摆脱贫困的机会来了,踊跃加入该产业发展队伍,想方设法另租了40亩,信心百倍地种上苦瓜、丝瓜、*瓜、香瓜、萝卜、等多个蔬菜品种。年冬,白萝卜要上市了,因不施化肥,不打农药,萝卜的个头很小,产量也低,但口感好品质好。张树学还盼着靠萝卜能换点辛苦费,然而,*老板的身影却未出现在白石村。眼看一年的辛苦就要白费了,如果萝卜烂在地里一文不值。然而就在此时,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群策群力,几天时间就将白石村的“无公害萝卜”卖光了。
二、“菜司令”当起领头之雁
“三嫂(大家对张树学的日常称呼),你来当带头人,我们跟着你干。”村民豆玉淑、李朝碧的两句话安慰话语,让不服输张树学如梦初醒,“对,自己干”思路一变天地宽。张树学当起了“菜司令”。4户贫困户,5户非贫困户加入进来,全是留守妇女,最大年龄70岁,最小44岁。年年底,“菜司令”张树学带领大家共种植了80亩地,收获白萝卜、蜜本南瓜10余万斤,还加工制作了苦瓜干、红苕干、鲊海椒、苕粉等农家土货,全部销售一空,“平均每家分红元。
丰收了,但“菜司令”张树学却高兴不起来。今年年初,白石村的蔬菜大量上市,但萝卜才销售了1万多斤就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出不去,也进不来,躺在地里的几万斤蔬菜严重滞销。“要不......我们全部捐给武汉吧,多少也算我们的一点心意。”看了电视里的报道,张树学还是忍不住小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捐给武汉,起码我们白石村的蔬菜还出了趟远门。”大家的反应却让张树学十分意外:“我同意”“我也同意”.....
张树学立即将大家的想法告诉驻村工作队,还咨询捐赠方式和渠道。工作队备受感动:“三嫂,你带领大家辛苦一年了,蔬菜销售的问题我来想办法。”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帮扶集团的帮扶下,白石村的蔬菜销路终于打通了。大家一高兴,就主动捐赠多元的蔬菜等物资,支援武汉前线抗疫。
(田景美发展的林下养鸡致富产业)
田景美,家住武隆区凤山街道出水村杨柳台组,年因缺乏技术且父母体弱多病被评为出水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因养鸡脱了贫,夫妻俩还办起了养鸡场,在确保自己不返贫的同时,以大户带小户,帮助村里的贫困妇女一起致富。
一、扶贫*策,让她看到致富曙光
一天中午正时,村里的村村通喇叭准时响起,她也没有在意,突然有句话传入了她的耳朵:“贫困户可以享受国家免担保免抵押无息贷款发展种养殖产业”,一语惊醒梦中人。她眼前一亮,自家的资源优势非常好,房屋三面靠山,水资源也很丰富,我们区又是旅游大县,餐饮行业兴旺,我为何不利用这个机会搞养殖业。说干就干,她和丈夫一起商量,并找到了该村的扶贫第一书记,咨询了相关的种养殖专家,最后决定养殖跑山鸡。就这样,她向银行贷了3万元,利用“第一桶金”购买了多只鸡苗、简易围栏和相关用具,还在外面给鸡格格搭起了“帐篷”。
一开始她什么养殖技术都不懂,她只好抽出时间参加养殖业培训班,遇到棘手问题,请畜牧专家亲自上门给鸡治病,她便在一旁边看边琢磨边请教。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她掌握了丰富的养鸡知识和技术,积累了一套科学的养鸡专业知识和经验,还经常到其他贫困户给予技术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的她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产品供不应求。
二、乡风文明,她成了村里的带头人
口袋富了,还要富脑袋。她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每逢闲暇时光,还和村里姐妹一起学习打腰鼓,学习简易的女性化妆。她带头“厕所革命”,修建化粪池,硬化院坝,修建庭院花台和小鱼池,还把自家的房子进行了装修,给外墙穿上了美美的外衣,为以后兴办“农家乐”打下基础。她还主动参与村里公益事业建设,投工投劳清理公路边沟,义务栽植桂花和紫薇行道树。主动化解了父母长辈与邻居几辈人留下的心结和矛盾,成了和谐邻里,每逢节假日,都会一起吃个转转饭,增进了友谊。
(田景美给婆婆洗脚)
她在照顾好自家父母的同时,还抽出时间去照顾村里的留守老人。在村里公序良俗季度评选中多次进入红榜,在村里新时代文明积分超市,她的积分总是最高,兑换的商品总是最多。年度被区委宣传部评为“最美庭院”,年三八节,被村里评为“三八致富红旗手”,还多次被区传媒中心宣传报道“最孝顺儿媳”和“脱贫致富能手”。有一句话田景美时常挂在嘴边上,那就是“*的*策好啊!我这样的贫穷人家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吃、穿不用愁,还能住上小洋楼,找钱不用愁,只要勤劳靠双手,技术送到家,不懂只要拨电话,立马就能找专家,不能等、靠、要,勤劳致富靠自家!
(和睦的夫妻俩一起做晚餐)
一、夫唱妇随,勤俭节约
冉义群一家,是一个温馨幸福的六口之家。他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一家人互敬互爱、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家庭和睦,得到了乡里乡亲的一致好评。在家庭中,夫妻二人夫唱妇随和睦共处,从未发生过口角争执,对老人也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问候,让父母健康快乐的度过晚年生活。在教育子女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夫妻二人首先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而又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言谈举止文明,道德品质良好,对孩子从不大声吵骂和殴打,即使孩子犯错也会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和教育。夫妻二人,一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儿女儿做出榜样。在生活上,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他们还经常教育儿女们,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行为上,严于律己,以自身做榜样,为儿女们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夫妻俩在家讨论家务事,总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标准,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村规民约,努力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不行”。
(依托扶贫*策和产业发展脱贫后新建的楼房)
二、遵礼守法,教子有方
在思想上,一家人自立自强,遵纪守法,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无吸*、*博、家暴等不良现象发生,无参与邪教组织人员。积极主动改变贫困面貌,不完全依托*的惠民*策,而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重视教育,家里三个孩子,都已经上了大学,积极培养子女上学读书,接受良好的教育。积极执行村委会有关规定,参加村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配合村委会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目标。在村社修路、土地整合打包等多项工作上,积极主动配合工作人员,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年冉义群家被评为沧沟乡“最美家庭”示范户。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所以他们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
希望受到通报表扬的先进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全区广大妇女群众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各乡镇妇联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与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