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在地图上找到这条公路的。它在宁夏兴仁这个与甘肃刘寨柯相交的地方,在此线相遇。线很有名,但它却鲜为人知。黑漆漆的路面,默默地直通香山,最终是肉眼望去,看不见路,只有山。
在兴仁这个地方看香山多少有些孤单,像是一个豆荚的形状,立在远处,不是人们通常看到的那种远比天空还坚硬的瓦蓝色的山体,而是在阴天里有些发黑,在晴天里则有些发青,或者,泛*。
兴仁附近的村庄没有人说清香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据古《中卫县志》记载,古香山地域广大:东至今宁夏灵武市界,西至今甘肃景泰县界,北至今宁夏*河南岸,西南至今甘肃靖远县界,南至今宁夏海原县、固原市界。东西长约公里,南北宽约百公里。这个定位是不会有错的,香山在当地也很有名,但遗憾的是出了宁夏与甘肃,几乎没有人能知道它在哪里。
十多年前,宁夏学者研究称,《山海经》里的“崇吾之山”即是我们眼前的这座香山,《山海经》的原文是:“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山海经》地名考八:宁夏香山不是崇吾之山之泽。西望帝之搏獸之山。东望[虫焉]渊……西北三百里曰长沙之山……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锺山……”
研究者认为:崇吾之山坐落在*河的南面。崇吾之山的西北方向约七百里就是著名的不周之山。崇吾之山的西北方向约一千五百多里地是著名的锺山,也就是今天内蒙古境内的阴山。
至于崇吾之山是香山,大约来自于谭其骧与郭郛两位学界前辈的说法:谭其骧《论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明确考定,崇吾之山即今宁夏中卫香山,郭郛《山海经注证》赞同并引用了这一“考证结论”。说实话,我们对这种地理学上的研究并不十分感兴趣,也无所谓对与错,因为在我们看来,这种远古的考证是或不是,对当地来说都没有多少现实意义。
说好了的是,有位回族人带开车带我们过香山,但我们赶到已是下午5点多,那位回族人因为临时有事,说是赶过来天就快黑了,而这又赶上了封斋(伊斯兰教五大宗教功修课程之一),我们只好求助于当地一位汉族人。从兴仁到中卫的公路,当地人习惯上叫它香山公路,大约90公里,我们付了汉族人元的费用,请他帮忙。
从我们有限的认识来看,香山应该是河西走廊祁连山的“尾巴”,而在它的对面也是一座山,两山夹着一个狭长的盆地或走廊,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写过,兴仁应该是它最宽的地方,大约有四五十里地。因为香山在兴仁的北边,所以,当地人把兴仁以北山脚下的地方叫“香山边里”。兴仁是一片川地,习惯上,人们把它和相邻的甘肃靖远县北的8个乡的所在川地称为“兴堡子川”。*河是从香山间流过的,但因为在兴仁一带看不见,人们都说*河在山的“那一边”。
香山是缺水的,若遇晴日,在兴仁之南高处远望“香山边里”,是一片青格凌凌的戈壁地,一如凝固了的青色河流,与地气相伴,犹如一面斜呈的明镜,虽照不出人影,却也会泛出细碎的波光。在地图上,我们看到,自兴仁而起,香山公路两旁的地名多带“沟”或“砚”,如:半截沟、圈圈沟、白家地沟、石砚子、路沟砚等等;在翻过主峰后,中卫的那一边,地名多带“水”或“井”、“泉”,如:石家水、高家水、科莫水、赵麻井、黑龙井、罗泉、红泉等等。
这些地名串联在一起,让我们想到了山路难行以及沿途的干渴。有趣的是:赵麻井这个地名是地图上的标注,但实际上它应该叫“赵庥井”。庥,xiū,是遮盖、覆盖的意思,同“休”,也有荫庇、庇护、保护、福祐的引申,如:庥庇、庥荫。但它却被写成了“麻”,可能是不好写或不好认的原因吧。我们看到赵庥井一带应该是海拔米的香山主峰,此处还有一个旅游景点的标志,叫“万骨塔”,是个听起来有些瘆人的感觉。历史给它的记载是这样的:
香岩寺位于中卫市红泉乡赵庥井村东南,建于清宣统年间。塔座北向南,通高五点七米,为砖石结构。塔之基座为八棱体,每棱宽一米,高四十五厘米:塔身高四米,仍为八棱体,与基座棱角相通。西南角开一壁龛小门,高零点八米。门楣上方嵌有“蒸堂”匾额一方;再上又有砖匾,上竖刻“万骨塔”三个大字。匾两侧有细线阴刻,西侧题曰:“本堡香岩寺善信主持筹建”;东侧署“大清宣统继元俊七年五月吉旦”。塔身上部以上下挑出的棱角子牙和叠涩砖作为塔檐。塔顶为歇山顶,每条脊体仍与塔身之棱角相衔接。顶端有黑色琉璃球二颗。经考证:清同治五年()六月,回*再次攻打中卫县城时,被甘肃傅*小统领*开榜率*击退后,撤奔香山。香山地区居民闻回*至,纷纷逃上香岩寺避难,被回*围困山上。十二月,陈中孝率民团前往救援,与回*战于赵庥井。次日天降大雪,民团火枪受潮不燃,气为之夺,赤膊上阵交战,终败。这场搏杀双方死亡甚众,尸体露野无人掩埋。至宣统年间,香岩寺主持并地方人士捡骨丛葬,并建“万骨塔”以记之。
香岩寺,位于中卫*河以南的香山之巅,距城中卫百里,行*区属红泉乡,与甘肃靖远县,宁夏海原县、同心县接壤,按其地理特点有鸡鸣一声听三县之称。是香岩寺善信主持筹建了“万骨塔”,香岩寺与“万骨塔”相距不远。“回*”是指清朝同治年间西北回乱中和回民*队。历史在若干年后,将当年露于山野的尸骨变成了塔以及塔上的文字,微弱却被留存了下来,理所当然地有着留给后人的某种启示。
在“万骨塔”简单的史料记述里,我们面对眼前的香山,忽然觉得那些干涸的山脊在动乱的年代,其实可以成为人们避难的场所。事实也是这样的,流经它的*河在这一带一直是在向东北偏北方向流动的,一直到河套地区才有回折,这种向北的状态,其实也是在山地或平原间,向人们划出了一条民族的融合线。人们总说长城才有这种功能,但*河何尝又不是如此呢?沿河而筑的长城,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卫*河香山我们,曾经有过从*河上游的兰州一直沿河游走*河的经历,在被*河穿城而过的兰州城里,似乎很难意识到*河的河北与河南的融合概念,但在中卫沙坡头,曾见过的“*河九渡”(*河上的九个渡口,并不一定都在中卫)招牌,忽然就明白了,*河其实是个天堑,过去,北方少数民族越河而过,一定意味着他们向南的入侵,而这个过程总有战争相伴。我们这个民族其实就是在那一次次被入侵之后的奋起迎击与保卫的过程中形成的,并变得多元起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河里流动的不仅仅是给我们母亲乳汁一样的生命营养的流水,更有南北族群相融的文化精髓。我们叫*河母亲河,当然也有这种文化的成分,不仅是南还有北。南北的相融使*河进入我们的生命,变成了奔涌于我们体内的血液和骨髓,在世俗的社会里,被我们叫成了血脉与亲情。
香山,就这样在我们的眼前,与我们看不见的*河一起成为了北来的阻挡,也在述说着当年融合过程漫长而久远的历史。在此之前,我们看到宁夏地图,狭长的北边被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和鄂托克前旗夹在一起,这两个旗之间有两个沙漠戈壁,叫做腾格里和毛乌素。*河向北的穿越让宁夏在历史上有了富甲天下的美誉,而这一切让人们足以忘记与*河相伴的民族融合的阵阵伤痛。祁连山、香山、贺兰山、阴山……因此成为唱响于诗词的中国北方不可或缺的风景线。
万骨塔同样,在我们有限的认知里,香山还可以算是一个乡:地处中卫市城区南部山区,东与海原县兴仁镇接壤,西、北临常乐镇,南连甘肃靖远县。全乡总面积.78平方千米,辖三眼井村、南长滩村、新水村、红圈村、深井村、景庄村、梁水村、*泉村、米粮川村9个行*村,44个自然村,总人口人()。
关于这个乡,更为久远的历史是,3年,原三眼井乡与景庄乡合并成立香山乡:原景庄乡,年置牛条梁乡,年并入香山公社,年析置景庄公社,年置景庄乡。年,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67千米,面积.5平方千米,人口0.4万,辖梁家水园、景庄、*泉、南长滩4个行*村。香山公路过境;原三眼井乡,年置苦水沙河乡,年并入香山公社,年析置三眼井公社,年置三眼井乡。年,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94千米,面积.4平方千米,人口0.6万,辖深井、三眼井、新水、红圈子4个行*村。
香香的地名里掩盖的是,牛条梁的众多干涸的山梁以及苦水沙河的苦沙与苦水。送我们过山的汉族师傅是个很健谈的人,说自己今天正好没事,也可以回趟中卫。他有两个孩子都在外地上大学,他供他们上学主要是靠瓜地里的收入,他有60亩瓜地,每年能收入10多万元。瓜地里种的都是硒砂瓜,被称为“戈壁西瓜”、“石头缝里长出的西瓜”。因为香山乡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平均海拔米,日照充足,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毫米,而蒸发量则达毫米~毫米,农业生产对自然降水依赖性很强。汉族师傅说,他的日子好过起来,也就是近十年,靠着硒砂瓜,他不但把孩子们送进了大学,而且还在中卫市区买了房子。硒砂瓜是香山乡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除了西瓜,还有香瓜。
临行前,事先说好的回族朋友赶了过来,在车窗前,反复叮咛要汉族师傅把我们安全送到,路上开车一定要小心,言语中尽是真诚与满满的关爱,让我们在内心的温暖里感受到了回汉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的美好相处,历史在此时变得模糊而遥远。夕阳下,硒砂瓜地里的薄膜金光闪闪,把远远近近的香山装扮得有太多让人心动的美丽。
出发,很快便进入香山之中,山道崎岖,路上的车辆虽不是很多,但夜幕让我们没有为香山拍下一张很好的照片。至赵庥井时,天已黑尽。汉族师傅说,要是在天气睛好时,在这一带能远远地看到*河。旅途上美好风景就这样被我们错过了,而“万骨塔”的照片也是我们到中卫后从网上找到的。那么,就让我们把再一次的穿越留给下次下,下次的香山会更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