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艺考的才艺展示项目之一,编导艺考的考生若是选择的朗诵作为自己的才艺展示,尤其是要注意阅卷老师打分的侧重点和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要求不会完全一样。希望老师和广大考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当中多加分辨和注意。
一、要求和目的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朗诵的要求和目的不一样。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要求每一个学生不但要注意字音、语流以及停连,还要求有共鸣、有感情;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艺考只把它当做才艺的情况下,则更看重朗诵者对作品情感的把握和表达,对字音、嗓音等方面挑剔较少。是一项考察考生对艺术作品感悟能力高低、情感感性程度深浅、语言把控能力强弱的重要手段。
二、朗读和朗诵的区别
朗读重在内容的重现,朗诵重在突出作品的情感;朗读是一种日常行为,朗诵则是一种艺术;
朗读不能作为考生才艺出现在考场上。
三、选材
朗诵的题材很多,有诗歌、散文、寓言、小说甚至是新闻等。具体可以根据朗诵人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一)诗歌、散文
诗歌和散文朗诵要求考生具备很强的情感和语言感染力,需要考生短时间内将情感完全融入到作品当中并爆发出来。其感情色彩变化之快、篇幅之短考验考生的驾驭能力。
例: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悲伤痛心,看不到希望的)
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祖国啊(看到希望的微微的欣喜)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自豪的)
(二)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的朗诵有点像小学时的分角色朗读,要求考生运用语言上的变化来感受文中主人公各自的形象,并通过声音区分出来,在语言表达上具有多变性、复杂性和夸张性等特点。
例:
小猴吃西瓜
小猴子趁妈妈不在家,偷偷地溜下山玩。外面的世界可真好呀,天是那样的蓝,空气是那样的清新。小猴子蹦蹦跳跳地,像一只刚从鸟笼里飞出来的小鸟。
小猴子跑着跑着,看到不远处有一块西瓜地。小猴子第一次见到又大又圆的西瓜,很好奇,跑到地里顺手摘了一个就啃。“啊!这是什么呀?真难吃!”小猴子吐掉嘴里的西瓜皮,把西瓜扔得老远。旁边的小牛笑着说:“吃西瓜应该吃里边的瓜瓤!”“原来应该吃瓤呀!”小猴子明白了。
小猴子又一蹦一跳地来到一片香瓜地。“咦?这个应该怎么吃呢?”它想起小牛的话,于是,把香瓜掰成了两半,掏出里边的瓤往嘴里送。瓤里边全是滑溜溜的籽,难吃极了。旁边的小白兔看见了,捂着嘴偷偷笑:“小猴子真笨!香瓜当然要吃外面的果肉了。”小猴子气的扔掉香瓜跑开了。“我知道该吃果肉了!”
小猴子来到一棵大核桃树下,看到满树的核桃,急忙爬到树上伸手去摘。树上的小麻雀唧唧喳喳地叫,“小猴子,你知道怎么吃吗?”“有什么难的,这个东西应该吃果肉。”说着,就咬了一口核桃的绿皮。又麻又涩的核桃皮弄得小猴子抓耳挠腮,难受极了。小麻雀看见了,站在树上“咯咯”地笑了。小猴子羞得满脸通红,抓起一个核桃朝他扔去:“这些东西一点儿都不好吃,以后再也不吃它们了!”
(三)新闻
新闻一般是冷静、客观的题材,不适合考生展示夸大化的情感变化,不符合广播电视编导和导演专业考试注重感情表达考核的要求,可以直接不对其做选择。
(四)影视剧台词
影视剧、话剧台词本身就是一种被人演绎过的、具有表演性质的语言,它天生自带“展示性”,是朗诵才艺的较好选择。但囿于考生的艺术素养、生活经历、感悟能力以及嗓音条件,在选择和展示的台词选择上应该多下一番功夫。
例:
容妃啊,朕知道你从来没有矫旨欺君。朕相信老祖宗确实留给你遗旨了,要你尽力保全胤礽,以免太子被废,阿哥争储,骨肉相残。这些,朕都知道!但是,朕不能把一个不成器的太子硬扶上皇位啊,那样一来,非但骨肉相残,天下也要相残了!朕只能让你承担罪名,说你矫旨欺君,将你打入冷宫……朕这些苦心,没法跟你说啊!做一个一国之君实在是太难了……”
三、应注意的问题
(一)不要朗诵人人皆知的作品
朗诵选择的作品最好不要是耳熟能详、人人皆知的作品。
1、名家演绎,版本众多,考官和考生标准不一,莫衷一是;
2、频繁出现,考官产生审美疲劳;
3、考生阅历和“大”作品之间存在隔阂,情感不符。
(二)配乐
在考试朗诵的时候最好有配乐。背景音乐在起到的作用比朗诵本身要大。契合的音乐能更快更好的把评委老师带入意境,帮助考生掩饰一些朗诵上的问题。
(三)不要朗诵自己的诗歌
朗诵考生自己的诗歌算是一个特色,但考生的打油诗越来越多,从艺术水准上看,达不到考试朗诵作品的要求。
文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