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我们原有的生活和学习节奏。别说是即将面临中高考的考生,各行各业和各个年龄段的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压力和疲惫感,大家都在期盼的问,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啊?那么,面对疫情常态化管理下的中高考压力,考生如何心理调适呢?
确立安全感。新冠肺炎疫情从开始到今日,我国在抗疫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相对安全的国家,而我省目前也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岛屿”。为了安全,诸如戴口罩和勤洗手等防控措施依然十分关键有效,安全感的确会减少恐慌和焦虑,所以“心情放松,防控措施不放松”已经成为中国全社会的共识。减少责任感。高考的确对考生十分重要,一些压力过大考生甚至会将家族的荣辱和希望,与自己考试的成绩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反而不利于发挥潜力。所以,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成绩对家庭的影响,成绩并不完全是自己或者家庭成败的唯一决定性因素。调适家庭气氛。曾经有一个考生说,我本来没觉得考试有什么,但是看到父母因为我成绩的浮动,情绪出现明显的焦躁不安、甚至灾难性的感觉,我自己的情绪就会受到感染。所以说,考前温馨和宁静的家庭气氛,是考前学生心理状态的“稳定器”。考前积极的自我暗示。经过十余载的寒窗苦读和无数次考试的历练,知识的储备已经基本完成,完全可以将中高考等同于平时的普通考试和测试来对待,可以这样去想:“我平时早已拥有的,此刻我一定能够把握。”这样的自我暗示可以增强自控感和提升自信心。考前合理的宣泄。尽管一部分考生向父母和周围的人宣称“我喜欢学习”,但是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持久、长期、过度的学习;无形中会压抑自己的心理需求,所以考前适度的宣泄十分必要,比如适度的锻炼,和父母或者挚友推心置腹的谈谈话,在家里KK歌等。科学的饮食起居。比如,尽量保持之前的饮食睡眠习惯,不在中高考前后轻易改变,但是要做好科学防暑,比如空调不要开得过低,以避免感冒发热咳嗽等。减少自我攻击。自己尽到最大努力了,无论结果如何,自己做好接纳各种结果的准备,不去过多地谴责自己,即使不理想,也不要放弃在此次危机中,心理上的成长机会。中高考既是人生的一大挑战和机遇,也是学生多年学习情况的阶段性重要检验,更是一个全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作为考生应该放眼长远,杜绝成王败寇的狭隘思想。作为考生家长更应该宏观的关心孩子,要让孩子明白,成绩固然重要,但是父母真正关心的是孩子本身,而把握好自己的心理,从容迎接中高考,我们就已经打了一场胜仗!
考生应考如何注意合理膳食
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就要到了,尤其在面对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特殊时刻,作为家长该如何为应考的孩子助力呢?
答案是:为孩子做出既清洁卫生又营养均衡的美食大餐就是首要任务了。
紧绷食品安全这根弦如果条件允许,考生尽量选择在家吃饭。考试期间,正值盛夏,各种食物很容易腐败变质,所以一定要选择新鲜的应季蔬菜、水果。
蔬菜包括:西红柿、黄瓜、豆角、丝瓜、青红椒、小白菜、茄子、花菜。
水果包括:西瓜、桃子、樱桃、车厘子、甜瓜、香瓜。
虽然现在物流、快递业务非常方便,但还是推荐多选择当地的应季蔬菜,一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二是本地的食材免于长途运输,所以更加新鲜,营养成分不易流失。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食物是全营养的,所以食物多样、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就显得格外重要。建议考生每天的食物种类最好在25种以上,至少15种以上。
五色养五脏,如红色养心、绿色养肝、黄色健脾、白色润肺、黑色补肾,选购食材就要选红、绿、黄、白、黑,各种颜色的食材,做到巧妙搭配,才能达到色、香、味俱全的视觉效果。这样的美味大餐对于考生来说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能够愉悦心情,有利于内啡肽的释放,对于提高考试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家长、学生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