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苟金铃东营报道
“从事水利工作23年来,我从一名技术员成长为一名水利工程师,慢慢对水利事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水利事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更是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大局。”张永,年调入垦利区水利局,从当初水利工作的小白一步一步成长为路庄灌区管理所的一名所长,并在年7月,被中共垦利区委区直机关工委,授予区直机关“最美党员”称号。
积极调研走访带领百姓致富
年10月,张永被派驻胜坨镇张东村任“第一书记”负责驻村帮扶工作,并由主要领导亲自带领党员领导干部到村调研,实地察看走访,围绕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指导帮扶工作、落实帮扶项目,真正为村上解决了难题,为群众办实事。“为壮大张东村集体经济和增加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我们实施了张东村蔬菜高温大棚农业(产业)发展帮扶项目,修建高温大棚2座,占地面积平方米,总投资98万元,项目于年5月底竣工,6月份正式投入生产。”张永向记者介绍道。
跟随张永与蔬菜大棚承包人走进棚内,远远望去绿油油一片。“你们看看都长得特别好,再有一个月就差不多成熟了。自从承包了大棚,收入也有所提高,这一茬香瓜总收入能达到两万多呢,比种地的时候可轻松多了。”蔬菜大棚承包人冯元芳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蔬菜大棚采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村民优先、竞争性有偿使用,预计单棚年纯收入10万元,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2万。同时,还可以带动周边村庄发展蔬菜大棚产业,形成区域化蔬菜产业基地,带领更多的群众致富。
促发展农村帮扶再发力
同时,垦利区水利局根据张东村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水利部门职能优势,先后在张东村实施了2个水利基础设施帮扶项目。“一个是张东村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项目共投资30万元,建设55千瓦提水泵站一座、铺设pvc管道米、安装输水栓62个。工程实施后,灌溉保障率提高为75%,年新增节水能力5万立方米,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4.2万元,极大地改变了该地块土地沙化严重,土地无人耕种的局面。”张永介绍道村里的变化,“另外一个是投入资金50万元,实施了张东村水利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新建生产桥4座、维修改造生产桥3座,解决困扰村民多年的生产难题,对米农田灌溉渠道实施清淤疏浚,提高渠道输水效率,缩短灌溉时间,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水源保障。”
“自从张书记下村以后,通过他和水利局对村里帮扶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群众生产难题,提高了用水节水效率,还让群众找到了致富项目,增加了群众和村集体收入,得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张东村党支部书记冯树生说道。
扎根基层解百姓之需
驻村以来最令张永印象深刻并且难忘的就是在年疫情防控工作中,全村群众团结一心,张东村“两委”和所有党员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也从没停歇,轮流吃住在劝导点。疫情面前,他们充分展现了每一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当担,无怨无悔冲锋在前,以必胜的决心守护一方百姓。
“在村里其实有很多事情看似只是一件小事,却十分让人感动。虽然我一直在水利基层工作,经常和群众打交道,但是面向的人群比较有局限性,直到驻村以后接触了村里形形色色的人,明白每一个人的需求不一样们,这也让我对基层生活更加了解了。因此我作为一名驻村书记才应该认真贯彻各项政策为村民服好务。”回忆起驻村书记的经历,张永非常有感触地说道。
据张东村村民高树德回忆,年底,自己的女儿高晓慧鼻癌住院,面临着高昂的治疗费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他首先想到了张永,希望能够得到张永的帮助。得知这一消息后,张永立即组织党员群众进行募捐,为他们一家出一份力,并且,在张永的协调下,高树德的女儿成功申请了低保,基本的生活得到保障。目前,孩子已顺利完成了手术,在家休养。
未来可期
年,开始驻村工作的张永对村里的各项工作并没有经验,对村里的人也十分不熟悉,如何快速融入进去成了他需要面对的难题。“当时真的没有任何想法,心里就想着要让村里越来越好,从产业、基础设施、文化、党建等方面给村里做一些工作,以及一些低保户、贫困户、高龄老人力所能及的为他们做一些事情吧。所以我走访了村里每一户人家,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平时对他们多一些照顾。接下来,我会继续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到遵纪、守法,顾大局、识大体,以群众利益、集体利益为重,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去引领带动群众。”张永对记者说道。
同时,面对水利事业迅猛发展和新时代、新形式的要求,张永会继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树立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担当意识和廉洁意识,努力工作,为垦利区水利事业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本文来源:大众网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