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策动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快马加鞭之势。如今,九原区美丽的乡村画卷,正在快速展开。
近年来,九原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扶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提升农村“颜值”,厚植农业“家当”,提升农民“底气”,将祥和秀美的乡村新图景描绘得愈发清晰。
产业振兴壮大乡村实力
随着阵阵鞭炮声,九原区哈业胡同镇广恒合作社负责人李旺荣宣布:“年园区种植的大棚香瓜正式开园了。”香气扑鼻的“金瓜蛋”摆放整齐,迎来了四面八方的客商。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共吸纳户农户入社,涉及土地面积多亩。随着“黑柳子”甜瓜在国内知名度的扩大,这几年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今年香瓜面积达到余亩,温室、大棚、露地的香瓜延长了市场供应期。“从今年开始,我们要以绿色、科技、品牌为抓手,把提高香瓜质量列为重中之重。”李旺荣坚定地说。
老乡依托的是产业,九原区打造的是品牌。近年来,九原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高、精、尖、强”现代农牧业迅猛发展,打造了转龙酒业、双孢菇、无抗肉、老包头牛肉干等一批家喻户晓的拳头产品。如今,九原区已注册农牧业品牌16个,创建圣鹿源、曲迷等农牧业著名商标5个,知名商标6个。截至目前,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家,市级及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8家。
同时,借助沿黄、沿山、沿国道的优势,九原区探索以黄河谣、黄河国际房车露营地为代表的沿黄体验游,以梅力更风景区、牧家乐为代表的沿山休闲游,以田园综合体采摘、观光、体验为代表的创意农业游三条农旅融合线路,成了各地游客前来“打卡”游玩的不二选择。
生态振兴提升乡村品质
乡村振兴就像一条“金扁担”,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挑着金山银山。为优化生态振兴这个支撑,年,九原区不断夯实农村基础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形成“村镇收、区转运、市处理”的清运模式;完成民胜、打圪坝等11个嘎查村污水处理打样;在全市率先推进“厕所革命”,改造公厕50座、户厕座。
此外,创建森林村庄、通道绿化、村庄绿化、村庄美化等一系列“村庄美颜工程”的实施,让九原区农村“出门不敢穿皮鞋”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如今环境优、生态美的新农村成了九原区的“颜值担当”和宜居之地。
文化振兴凝聚乡村正能量
如今在九原区各个农村,“儿住瓦房孙住楼,老头老太住村头”“宴席彩礼搞攀比”等陈规陋习正在慢慢消散,喝酒赌博的人少了,红白喜事从简了,乡村文化大院越办越红火了,农家书屋里看书、文化馆里唱歌、广场上跳舞已经成了当下村里最时尚的事儿,文明乡风正在养成!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既要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又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近年来,九原区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将服务延伸到基层,在全区50个行政村、10个较大的自然村、23个社区建立文化服务中心,并不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针对群众的不同文化需求,组建了多人的文化志愿服务队,开展书法、舞蹈、音乐、剪纸、合唱等10多个服务项目,主动深入到苏木镇街道、嘎查村,每年为全区免费培训各类文艺爱好者达1万多人次,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获得感,着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文:融媒体中心记者陈娟
九原发布责任编辑:潘峰
九原发布首席执行:贾志军
九原发布
投稿▏公益▏活动▏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