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今日立秋夏欲尽头秋欲初,小凉未苦爽肌肤
TUhjnbcbe - 2025/1/27 7:47:00
-张玉堂已为逾30万位玉石爱好者服务-

西风一叶未为稠,积雨寒添客思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1个节气,在每年公历8月7日—9日交节,立秋到立冬的这段时间为秋季,因此立秋是秋季的起点。

进入秋季,降雨、风暴等都开始减少,万物开始从繁茂生长趋向萧索成熟,但是酷热的天气并不会随着立秋的到来而结束,初秋期间天气仍然是很热的。

热在三伏。立秋到来时三伏天并未结束,一般来说,立秋处于三伏的中伏,因此又有“秋后一伏”之说,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

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进入立秋后,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路边的树叶、草丛开始发黄,部分树木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

立秋节

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

立秋啃秋瓜是南方特有的习俗,南方人在立秋这天会多吃西瓜以防秋燥,大家围在一起吃西瓜或香瓜等瓜果,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啃秋也称为咬秋,据说立秋吃瓜果可以不长秋痱子,浙江的人们还会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啃秋也是人们抒发丰收喜悦的一种方式。

秋社

社日节又称土地诞,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酬报土地神。

晒秋

每年立秋,果蔬都已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的最旺季节,湖南、江西、安徽等部分地区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人们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挂晒农作物。

久而久之晒秋就成了一种传统的农俗现象,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生活方式和场景甚至成了画家、摄影家创作的素材,并演化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其实,在以往,晒秋在各地都能见到,但是近年来很多地方的人们开始将这种习俗淡化,但是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

后来,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当地的人们将晒秋当成乡村旅游的图腾和名片,现在每年都有数十万人去篁岭赏秋拍摄。

秋忙会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因此人们会在立秋前后举行秋忙会,秋忙会可以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也可以是单一的贸易大会,秋忙会主要买卖生产工具、变卖牲口等。

其实,秋忙会到现在也是普遍存在的,但是现代人一般称为“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期间还会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非常热闹。

秋收互助

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以往,农村的玉米要摘四次,头茬先摘已经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来二茬再去摘。

二茬、三茬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摘,捞空茬就是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全部摘回家中,朴素的人们并不是各忙各的,而是看谁家的玉米先成熟,大家就一起帮他摘。

人们就根据各家的玉米的成熟顺序去摘,这种习俗我们称为秋收互助,这样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秋田娱乐

秋收很忙,但是大家仍会劳逸结合,秋田娱乐也不少,孩子们把嫩包谷穗搬下来,在地下挖一孔土窑,留上烟囱,就是一个天然的土灶。

然后把嫩包谷穗放进去,到处拾柴禾,包谷顶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烧,一会儿全窑的包谷穗全被烧熟了,丰硕的包谷宴就在田间举行。

贴秋膘

立夏那天,很多地方都有悬秤称人的习惯,因为夏天大家都没胃口,一个夏季下来都会变得消瘦一些,到立秋这天,人们会再秤一次,看看体重和立夏那天有多大的变化。

在以往没有空调等纳凉设施的时候,人们经过一个夏天都会瘦下来,秋天到了,大家的胃口也开始恢复,人们就开始贴秋膘,多吃一些肉和补品来补充营养。

躺秋

躺秋在有些地方也叫卧秋或者睡秋,就是在立秋这一天找一个阴凉的地方躺一躺,表示夏天即将过去,最繁忙、辛苦的秋收、秋种都过去了,天气慢慢转凉,大家可以好好休息了。

立秋过后,气温会有所下降,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调整饮食。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立秋夏欲尽头秋欲初,小凉未苦爽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