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东北网」
张静怡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农家采摘园也成为了新的农业焦点。在兰西县辖域内大约有20家采摘园,其所种植的农产品大多是以菇娘、香瓜、葡萄、樱桃、食用菌、草莓、叶菜等为主的季节性蔬菜瓜果。据县相关部门统计,县内采摘园年均客流量约为人次,其中,域外游客约占百分之二十。单个采摘园年均收入约为30万元。
科学种植品质争优
志华采摘园位于兰西县平山镇,园区占地面积80亩,共有39个大棚,4个温室,46岁的孙志武是这个采摘园的负责人。园区内主要种植香瓜、豆角、西瓜等,香瓜种植面积约占园区面积一半,产量足以供应兰西地区的销售需求。
“考虑到这个棚户区具有棚室数量多,土质好的特点,所以一接手,我就决定利用好这两个优势,科学规划,开展农产品种植。”孙志武说道。
为了更科学地规划园区土地及产品种植,农学出身的孙志武不仅多次到外地参观考察,也参加过多次瓜菜专家培训。
孙志武说:“经营一家采摘园,需要在两方面进行重点学习。一是采摘园的经营者需要对市场营销有所了解,确保产品顺利销售。二是采摘园的瓜菜品质。产品是第一位的,口感、品相都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只有产品让顾客念念不忘,才能让一个采摘园走的更加长远。”
特色产品引领商机
56岁的刘国权是兰西县红光镇刘家大院采摘园的老板,据他介绍,刘家大院采摘园的特色并不是种植本土瓜菜。
采摘园里的草莓和樱桃都是从外地引进来的改良品种,因为不使用农药,再加上黑土地的养分充足,樱桃和草莓的个头虽然不算是最大的,但是甜度非常好,汁水充足。
“咱们这儿用的都是农家肥,所以这些园里的樱桃和草莓全都是绿色食品,不光品相好,味道更好,顾客都是念念不忘的。”刘国权骄傲地说。
一到采摘季,刘国权的采摘园里就有一番别样的风景,一串串“红玛瑙”挂满枝头,一簇簇“黄金珠”憨态可掬,一颗颗“粉晶石”探出叶间,吸引了不少游客。
据刘国权介绍,采摘园内本来有棵樱桃大树,见收益不错今年他又种了0棵樱桃小树。
值得一提的是,刘国权的采摘园也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增收,那些采摘工人都曾是村里的精准扶贫户,工资当天结算,每小时10-12元。
蔬菜专园合作共赢
与常见的采摘园相比,兰西县康荣镇的玫瑰采摘园,有些不一样。
“我这个采摘园是室外采摘园,而且亩地种的都是蔬菜,没有水果!”玫瑰采摘园老板翟文成乐呵呵地说。
年,48岁的翟文成开始在康荣镇玫瑰小镇旅游景区内开办采摘园。通过种植包含辣椒、西红柿、卷心菜、西蓝花、马铃薯、菇娘等十余种农作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采摘园风格。
“咱们这儿的采摘园之所以与众不同,除了种植作物的不同,还有就是销售方式的不同。”翟文成介绍。
据悉,采摘园内的蔬菜销售方式有三种,一是利用采摘园配备的蔬菜运输车,运往哈尔滨哈达蔬菜批发市场销售;二是在旺季期,会有山东寿光的蔬菜商贩来坐地收购;三是与兰西县玫瑰之约旅游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游客采摘活动。
“因为玫瑰小镇是个景点,所以这边有常驻的旅游公司。我们达成了合作共识,如果游客有采摘需求的话,旅游公司会给我们打电话,我们就提前准备。”翟文成说。
县文广旅局副局长朱剑飞介绍,自年文广旅局就推出了“文旅助农走乡村”系列活动。通过美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