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年已经过去三分之一了!虽然一直看似忙忙碌碌,但无论工作还是生活,较之去年并没有太大变化。年初的目标还稳稳停在原地,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前进半步;想要的生活方式,依然只是别人的,并没有因为无限向往而变成自己的。
好在,闲暇时看了些有态度的书籍,让自己精神丰腴,给枯燥乏味的生活带来颇多乐趣。这些书籍,虽然不是同一类型,但表达的观点、态度以及见闻、生活方式,都很合我的“胃口”,特别适合当下热爱生活的年轻人来读。
分享一些看书的感受,或许你也可以从这些书中获得前进的力量。
1.汪曾祺《人间草木》
好的文人都是生活观察家,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人。
葡萄三月上架、扁豆初秋开花、栗子可当零食但不可当粮食(容易导致腹胀)、山西人管土豆叫山药蛋、枸杞芽可炒菜、梧桐籽可炒食……看《人间草木》的时候,总是会误以为自己在看植物科普,又像在看美食百科。各种草木南北方生长习性的不同、各地食材做法的差异、吃法的讲究,在这本书中介绍的非常详尽。
葡萄、香瓜有哪些种类、哪些叫法,它们的来历、外观、口感;同样是红小豆去皮,北方人怎么叫,南方人怎么叫;同样吃臭豆腐,长沙人怎么吃,昆明人怎么吃,南京人怎么吃,外国人怎么吃;同样是糖炒栗子,北京人怎么做,昆明人怎么做,江苏人怎么做;做栗子鸡,先放什么后放什么,熟到几分;做豌豆黄切成多大尺寸、什么吃法;各种菌类,什么好看、什么好吃、与什么食材最配……等等,真的是颇有看头!
蔬果的成长时令、环境、气候,菜品的道道工序,不是生硬的讲,而是带着个人经历讲给你听,多了叙事性和个人情绪在里面,看起来生动极了。这是没有认真参与到每一个过程中、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饮食体验以及敏锐观察的人,绝对写不出来的!记忆力也得好,不然不会陈年往事细节都记得清晰有序。
喜欢那个时代,每个地方能吃到真正特色的美食,看到不一样的风景。现如今,虽然少了天然新鲜的食材和单纯质朴的人心,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对生活葆有好奇心与热情。慢下来,观察大自然的变化,看一看日升日落,和心爱的人一起,买些时令蔬果,让美食治愈人心。
2.东野圭吾《我的晃荡的青春》
这是床头书,每晚睡前翻一翻。看一看推理大师的青春成长经历,很有意思。
之前只是看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每一部都很喜欢,拨开案件本身看人性的善与恶,让人深思。很好奇,有如此周密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人,到底经历了什么?于是打开了这本书。
这是一个普通、真实的东野圭吾。小学时,他就痛恨读书,初中时,只能进入远近闻名的坏学校——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无法无天之地。打架斗殴时常发生,“罪恶集团”势力盖过普通学生,在那种环境下,各种奇葩事件层出不穷,想做个普通学生都很难,对那时身为班长的东野圭吾来说,成不成绩的无所谓,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四肢健全的毕业。
高中时,几乎所有男同学都痴迷李小龙,在家偷偷“练功”,没过多久,都变得一副武功高强的样子,同学间碰面,会忍不住过两招。那时候,东野圭吾的“远大理想”是能考上录取线最低的大学。
高考落榜进复读班后,他依然没有全身心用在学习上,还是那个没心没肺的快乐学生。
或许就是这种种不被压抑的天性,让东野圭吾充分享受学生时光,享受做一个“坏孩子”的乐趣,见识各种人性,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中肆意生长。
整本书是轻松诙谐的,东野圭吾写自己的过去,语调像孩子一样俏皮,即便有些错误发生在自己身上,也会用“不是我”来做题目,享受调皮捣蛋的乐趣,但又透着丝丝羞耻感。
就像《坏孩子的天空》给人的感觉一样,即便他们挑战规则、恶作剧、打架斗殴很可气,让家长、老师操碎了心,但谁没有一段年少轻狂的过去?回头看那段时光,依然美好的发光。
3.韩寒《我所理解的生活》
韩寒真的是无数不多的敢于讲真话、活的比较真实的一个人。
以前没看过他任何作品,误以为他是个愤青、太理想主义,看完这本书以后,真是有了特别大的改观。“幽默、特别、酷、真实、屌丝、忧国忧民、关心时事、反应快、生活化”等等都是这本书中韩寒留给我的印象,但是又不敢对他妄下定义,因为打心眼里欣赏这种人格,生怕哪一句评价或总结不够精准,产生错误传达,所以,更多感受,还是你们自己去体会吧。
本书分为“国事”、“天下势”、“家世”、“过去式”、“我是”等几个篇章,从韩寒对国事、天下势以及个人私事的经历与见解中,足以对他有初步的了解。
文章内容很多是答记者问的形式,在一问一答中,流露着韩寒的幽默与睿智,让人觉得他既是一个思想家又是一个段子手,看他的文字,即便调不起思想运动,也能图个乐呵。
4.蔡澜《今天也要好好吃饭》
“好好吃饭是头等大事,每顿饭都会影响到日后的自己和生活的全部。要尽量地学习,尽量地经历,尽量地吃好东西,人生就比较美好一些。”
“好的人生,从好好吃饭开始,好好吃饭,就是好好爱自己。人生的意义就是吃吃喝喝,就这么简单和基本。”
——《今天也要好好吃饭》
听“食神”蔡澜讲美食经,是一件享受的事情。
他不仅告诉你饭的吃法,还会告诉你人生的活法。原本讨厌的食物,也会被他勾引的口水直流;悲观厌世的人,也会产生好好吃饭、好好活着的念头。敬畏食物就是敬畏生活本身,能好好将饭做好、吃嘛嘛香的人,也一定是乐观从容的人。
最开始因为喜欢做饭而买了这本书,看完以后发现不仅更热爱做饭,而且更热爱生活,热爱探索了。很多时候,你只有亲自动手、亲自品尝、亲自感悟,才能发现其中的妙不可言。就像生活,投入其中,才能充分享受自我。
5.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
从一颗树里出来,我们必将回到一棵树
一路遥长,我们收拾了雨水,果木,以及它们内心的
火焰
而远方的船正在靠岸
——余秀华《足够》
不管世人如何评价脑瘫诗人余秀华,我对她的诗歌一直持欣赏态度。
在与大自然、农村、乡野密切联系的诗歌里,看到她卑微而有力的存在。她的感情如波涛般汹涌,她对爱与性的渴望,对女性独立、自由的认知,远远超过普通人。
中国多少年没有出过这样一位女诗人了!她的道路泥泞,但她却通过诗歌的形式来传达情绪,我觉得这本身就是值得赞扬的事情。她的诗是质朴且孤傲的,得到了很多国内外女性的共鸣,她的坦率与露骨,很多时候正是大众内心的真实写照。
很多人酸她、挖苦她,是因为带着自我优越感的人们总是喜欢站在高处、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表面现象指指点点,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人处在她的境地,并没有她的勇气与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