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瓜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使用易经注释道德经第六章上
TUhjnbcbe - 2024/7/28 17:10: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多少钱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13569.html

《帛书老子·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勤。

王弼本《老子注·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因为本章的篇幅有限,所以采用的两个古本间差异极少,仅在两个助词方面存在细微差异。如《帛书老子》记载“是谓天地之根”,而王弼本《老子注》则将助词“之”字去掉,记为“是谓天地根”;如“绵绵呵若存”,王弼本《老子注》也将语气助词“呵”字去掉,记为“绵绵若存”。

即便其他古本,本章的改动之处依然有限,如“景龙”“易玄”“遂州”三本,仅后两句未记“是谓”与“之”三字,记作“玄牝门,天地根”。故,诸多古本注释的内容大同小异,大多认为“谷”指虚空,“神”指不测,“不死”指不绝、不灭。“谷神不死”指,虚空的变化难测不绝。

因此,老子将谷神变化的多样性,比作孕育万物的母性“玄牝”,并指出,玄牝孕育的最初环节是孕育天地,即空间与时间。而老子的这种说法,与“盘古开天辟地”的上古传说不谋而合,因为在传说中,万物确实是由天与地,即古者所言的“上下四方”空间,与“古往今来”时间共同孕育而生。比如《黄帝内经》认为,人是形与神的统一体,形体来源于地的阴气,精神来源于天的阳气,阴阳二者结合化生为人,二者的分离便是人的死亡。

但通过第一章与第五章的坑长讲述,梨花发现大多数读者对此类话题并不感兴趣。即便随着“时空大爆炸理论”的出现,物质与能量可能产生于时空的理论假设,已被提上科学探索的日程,但受众依然稀少。故通过分析后台数据,梨花决定改变之前的讲述方式,遵循古学“格物致知”的思路,主讲事理,次讲物理。

如此一来,《道德经》全文的逻辑关联就不得不讲清楚,否则无法系统成章,难称哲学。比如第一章为什么连接第二章?第二章又为什么衔接第三章?第三章如何引申出第四章?第四章与第五章,第五章与第六章间的逻辑关联在哪里?因为诸子百家的著作失佚甚多,尤其是名家著作的缺失,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位哲学家可以像《工具论》的作者亚里士多德,《新工具》的作者培根,《数学原理》的作者罗素与怀海德,《逻辑学》的作者黑格尔那般逻辑紧密,条理清晰地将《道德经》各章节间的逻辑关系讲述清楚。梨花不才,愿以前五章为例,勉强讲一讲其中的逻辑关联,如有不妥与不足之处敬请谅解并予以指出,不胜感激。

首先,梨花认为第一章是全书的宗旨与引言,为《道德经》奠定下“对立与统一并存,适中而取”的辩证逻辑。因此第一章开篇便提出了“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的辩证宗旨,告诫读者,任何道理都相对而言,任何名称也都相对而言。既庄子在“齐物论”中辩证的“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的简单道理。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是说,任何事物从对方的角度而言,都可以称作“彼”,称作“他”。而从自身的角度而言,又都可以被称作“此”,称作“我”。

如此简单的辩证关系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但能推而广之,熟练运用的人肯定不多。庄子其实是想告诫世人,不要目光短浅,陷于偏见。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边塞的老翁走失了马匹,从眼前的短期效应分析无疑是件坏事,因为财物受到了损失。但从往后的长期角度而言,又未必不是好事,因为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几个月之后,老翁走失的马匹带着胡人的骏马一同返回。

即便抛开这种微乎其微的可能性,单说老翁的儿子因骑马摔断腿,落下终生残疾。这无疑也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但万物利弊皆存,所谓的好坏也需应时而论,辩证而言。“塞翁失马”的出处《淮南子·人间训》中记载,边塞多战乱,转过年胡人入侵,身体健康的成年男子均被征召入伍,大多战死沙场。但老翁却因年老,老翁的儿子因为残疾得以活命。如此一来,原本的坏事,又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演变成了好事儿,这便是辩证分析事物善恶好坏的中华传统文化,自然辩证逻辑。

香瓜可口不假,但吃多了也上火不是?因此老子强调,能够讲述清楚的道理,都不是对立与统一并存的恒久之理。我们认为的好,未尝不是他人认为的不好。比如从健康角度而言,某些人认为糖分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养分之一。但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分却是毒药。因此老子紧接着便提出了至关重要的命名话题,因为在老子讲述的命名话题中,揭示出人类如何探索并运用自然的逻辑关系——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说,人类探索自然的最初阶段懵懂无知,故万物无名。但随着人类对自然事物了解的越来越多,尤其是对事物性状与用处了解的越来越清楚,便开始逐一命名。这便是伏羲类分万物之情,神农尝百草,黄帝为万物命名等古圣典故的由来。

之所以称“母”是因为,以母代天,因为人只有如同母亲一般,对自然万物的性质与性状有了足够了解后,才有能力参同天地之化育,才能根据自身需求合理适度的处置万物。既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及的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等不同处置手段。

因此之后,老子继续以对立与统一并存的辩证逻辑关系,讲述了人类如何了解自然,并根据自身需求,对自然事物进行合理合适的取舍利用——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是说,在没有欲望、目的、偏见的情况下,观察分析事物的种种奥妙,及诸多用处。比如横亘在道路上的树木,在工匠眼中是精美绝伦的木器。但在农妇眼中,是烧火煮饭的柴火。在游子眼中,却是拦路阻行的无用之物。故老子认为,人只有在无欲无求的思想状态下才能心思沉静,不存偏见的分析清楚事物的种种利弊关系。比如某一件事的发生,对哪些人而言是好事,对哪些人而言又是坏事。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则是说,在有了欲望、目的、偏见的情况下,观察分析行为的合适程度。比如在婚庆场合,要根据自身情况把握好愉悦的程度;还比如在丧葬场合,也要根据自身情况把握好哀伤的程度。

此句的理解重点在“徼”,因为“徼”指边界,巡视。实指,效法通过巡查确定边界的行为方法。

但如果我们因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沾沾自喜,那便是“得小理,而失大道”,如同眼见垂钓长者钓上一尾金光灿灿的鲤鱼,长者毫不吝啬的对我们说“拿去吧,拿去吧”,我们便满心欢喜的怀抱锦鲤而归,却丢失了看似毫不起眼的鱼钩与鱼线。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子通过讲述古圣如何探索、运用自然的方法,是想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地运用对立与统一并存的自然规则,故强调“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处说得“两者”,并非单指“无、有”,因为“无、有”只是自然诸多对立关系中的一个片面。自然关系中还有善与恶,丑与美,彼与此,难与易,高与低,长与短,先与后等一系列,变化而生,需适时处理,对立与统一并存的矛盾关系。对立只是可见的表象,但在不可见的是对立之下,还隐藏着相互依存的统一关系。因此庄子强调“非彼无我”,没有事物的对立面,就没有事物的本身。如同没有高,定义低的标准是什么?没有难,定义易的依据又是什么?

因此老子强调,对立二者共同产生不能分离。言下之意,对立与统一必须是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并且指出,对立与统一的矛盾规律,是自然万物的变化法门(方法与门径)。因此第二章承接此论点,围绕万物中普遍存在的,对立与统一并存的诸多现象展开讨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并将话题辩证到了“无为之治”的层面,即古圣均衡治世的方法上——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持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弗”意指矫枉,形指天平,象指波动的指针。

故,“弗居”指均衡自身的行为理念,而“无为”指均衡天下的治理方式。所以第三章承接第二章均衡天下的政治主张,仔细地论述了无为之治的弊端与实例。首先老子指出了不能均衡治世的弊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古圣为何提倡不推崇贤能,不贵难得之货,不让百姓私欲泛滥?因为在老子看来,以上行为均有违自然均衡运转的大道,容易引发世人争名夺利,偷盗抢夺等不良行为。其理论的根源依然是万物阴阳并存,利弊皆存的矛盾均衡规律。

即是说,老子认为,推行任何治世主张不可能只有益处,不存弊端。那么如何解决此类矛盾?老子认为应当效法自然大公无私地运转形态,从对立关系两个方面入手,共同治理。因此在第三章后半段老子指出的圣人之治是,虚其心与实其腹,弱其志与强其骨共同施治。

众所周知,虚心的目的是敞开心怀,容人纳物,可以说是一种为了集体奉献的个人主义精神。但来而不往非礼也,只有付出,没有得到,只有集体,没有个体的偏颇行为,均有违天理。因此圣人之治“虚其心”与“实其腹”需要共同进行,如此才能达成“奉献”与“得到”,“集体”与“个体”同治共存的均衡形态。

众所周知,任何集体,如果无法保证其中个体的生存权利,无法解决个体的衣食之忧,怎么可能让个体为集体奉献?同理,达成坚韧意志的保证是强壮的体魄。否则没有强健的体魄作为保证,磨练坚韧的意志,只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惨下场。故“弱其志”与“强其骨”,也必须相互依存,共生施治。

这便是中华百姓“日用而不知,常行而不明”的无为之治。比如任何单位都清楚,要想员工为单位无私奉献,单位也必须尽可能多地为员工提供相关劳动保障。

还比如本次新冠疫情,很多西方友人无法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能够如此万众一心,无私无畏的为国家奉献?因为他们不懂得反思自己的行为与理念,看不到更不愿意相信中国政府为中国人民无私奉献过多少。因为他们从不做无利可图的事情,所以不相信中国政府可以不遗余力地为几十人的村落通水,通电,通路,倾其所有的保证民生三通。所以他们永远无法理解,中华民族的崛起绝非偶然,而是顺其自然的天下大势。因为也只有懂得顺应自然,懂得中和阴阳的古老文明,才有能力制止争端(挫其锐),化解纷乱(解其纷),中和事物中突兀光耀的一面(和其光),混同事物中质朴平凡的另一面(同其尘)。才有能力让光耀与尘埃融为一体,让伟大与平凡相得益彰。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伟人们为之奋斗、耕耘的纯朴初心!

下一章梨花将尝试按照第六章论述的主题(无为之治的多样性),按照无为之治的观点,结合实际讲一讲目前的世界格局。但此类话题有些敏感,放在一年前肯定发不出来,眼下能不能发表需要尝试,因此如果看不到下文,可以尝试在网上搜索同名贴。给大家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1
查看完整版本: 使用易经注释道德经第六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