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长春市九台区采访,碰巧南山群英汇合作社负责人张平正在九郊街道聂家村的一块稻田里观察稻苗长势。
“这块地的稻苗一打眼就能看出秧插得与众不同,其他地块都是把秧苗直接插入水田,而这里却是先给稻田盖上一层地膜,再把稻苗通过膜上的孔插在田里。”张平对记者说。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插秧技术,怎么多了一道工序?
“覆膜的好处一大堆!插秧时,利用农机在稻田里覆盖一层地膜,不仅可以抑制杂草籽进入膜层,还省去了农药除草环节。”张平如是说。
4年前,正是这项技术让张平大开眼界。很快,他就将覆膜插秧技术应用到合作社的农田,“见过覆膜种香瓜、种土豆,没想到水稻还可以这样种!咱家的水稻能拿到有机认证,这张地膜的功劳不少。”
“看来,种水稻该换换方式了!”
这么好的技术,合作社为什么没有把全部地块都覆膜?原来,合作社种植的“覆膜田”,采用的是全生物降解地膜,一段时间后地膜逐步“融化”,产生的水、二氧化碳和腐殖质等分解物都将被植物吸收。
“技术不仅要用得牢,更要学得精。根据专家的建议,我们决定每三年休整一年,给地膜充分分解时间,不给土地和环境添麻烦。”张平介绍,合作社今年种植了公顷水稻,只在少部分未到年限的地块应用此项技术。除了防止杂草生长,覆膜种植还是“保温担当”“节水能手”,覆膜后,地温上来了,挥发减少了,搭配早熟品种,水稻可提前一周成熟。
张平告诉记者:农机、农艺相结合,如今覆膜插秧技术成了合作社有机种植的“杀手锏”。经过连年的推广实践,合作社的土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他们还将大面积推广,逐步提高水稻附加值。合作社今年从种到收将严格执行有机种植标准化生产,全程不使用化肥、农药。春季增施有机肥,管理期集成应用绿色植保、生物防控等先进技术,质量全程可控,确保水稻的有机品质。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毕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