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地上植株的嫩茎叶可以吃,而土层里结的地下块根也可以食用,即红薯既是蔬菜,也是粗粮,农村里种植来收获地下块根的更多些,一般是露天种植;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农村露天种植的红薯在早些年遭老鼠危害更多见些,而现在却少见甚至不见了,平时不用刻意防治也不用那么担心土层里的红薯被老鼠啃,反倒是担心甘薯小象虫、蛴螬等地下害虫啃咬破坏;为什么,是农村里老鼠少了,还是老鼠饮食上有更好的选择,放弃红薯了?下面来说说。
挖的红薯被咬成这样,却不是遭老鼠咬的
农村老鼠变少
相信生活在农村的小伙伴应该能感觉到这些年老鼠数量在减少吧?以前的农村里,老鼠太多了,野外的食物不够它们吃,就算是白天,也没少见到有老鼠从野外往农户的屋里钻进去找食物吃甚至做窝生仔,而现在的农村里尽管住房比过去的好多了,老鼠不好找到入口进去,但白天农户敞开着门窗、没养猫狗抓老鼠,还是很少见到有老鼠进屋去,这一定程度上来说,老鼠是比以前少了。
怎么说呢,相对来说,现在比过去,人们种植粮食作物、蔬菜、其他经济作物,防治病虫害草药比过去使用农药更为常见,老鼠本身是杂食的,找食到处爬动,基本上啥都吃,种植用药多少会影响到老鼠;老鼠生存能力强、繁殖快,若是老鼠太多的话,为更好地找到食物吃,机灵的它们会瞄上农户家,寻找机会偷吃煮熟的饭菜肉或者是稻谷玉米花生等常见的五谷杂粮,然而农村里却比较少见这样的情况,说明老鼠是比过去少了。
那为什么农村里老鼠变少了呢?简单来说就是适者生存!过去农村常见的布谷鸟、青蛙、蛤蟆、小杂鱼、河虾等野生动物在现在也少见了,有些地方甚至没有了,这也不奇怪,农村的环境变化那么大,它们的食物来源、饮水、天敌等等影响,没法适应的也就被淘汰掉、数量减少,或者是迁移到更合适的地方生活等等,老鼠也不例外。
很简单的例子就是,现在农村里一般都有固定的丢垃圾处理垃圾的地方,那里老鼠就多些,毕竟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变好了,家禽牲畜养殖少或者不养,平时买来吃,吃剩或不好吃的饭菜等食物随生活垃圾扔掉,此外,地里人们收的瓜类不适合拿来卖的有不少也是扔垃圾堆那里,老鼠不愁没有吃的,而且相对来说,那样的地方,老鼠来去自如,没人理会,安全呢;还有城里丢垃圾的地方、下水道等地方,老鼠也比较多见,那样的地方藏身、获取食物吃都比较安全、方便,难怪老鼠选择了。
相对红薯,稻谷玉米等地上植株穗果,老鼠更喜欢吃,也容易吃到
老鼠可以吃的食物有多种,但老鼠有自己的饮食喜好,老鼠最爱吃的食物,排在比较前面的是稻谷、玉米、花生、薯类等常见谷物;红薯是长在土壤里的,老鼠要吃到,得挖洞破坏土层,尽管老鼠打洞的本领强,但毕竟也耗时间,而且在地洞里遇到危险时逃离比较不方便,对于老鼠来说更具危险性。
相对来说,稻谷、玉米等结穗果在地上植株的,老鼠本身善于爬动、跳跃,吃植株上的穗果很容易,而且若是发现周边环境有什么不对劲危险的话,老鼠跑得也快,更能确保安全,难被抓到;老鼠那么聪明,同样是地里可以吃的食物,它们当然是选择好吃、容易获取的了。
还有一点就是,老鼠食量不算很大,但老鼠也爱储藏吃的食物,食物多的地方,老鼠当然更喜欢;农村里,随着人们外出打工变多,种地少了,但总的来说,种植稻谷、玉米等粮食作物是主要,种植红薯相对少(若是专门种植来卖的话就多点),而且红薯跟稻谷玉米等地上植株结穗果的粮食作物都是喜暖气候的,一般是夏秋结果实,有得选择,对于老鼠来说,当然是稻谷等粮食作物更好了,这样一来,红薯少遭或不遭老鼠危害也就不奇怪了。
红薯地遭老鼠怎么办?
虽说在吃的方面,红薯不是老鼠的最好选择,但当周边的作物都不太适宜老鼠吃时,红薯地就容易成为老鼠的目标了,老鼠一旦去地里吃红薯得逞,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来,得防治才行,那应该怎么做呢?
种植红薯的露天田地一般离农户住的村子不算近,而且也不是什么特别的作物,一般来说不需要人晚上去看守,老鼠一般白天藏着,晚上活动觅食,而尽管猫、土狗会抓老鼠,但让它们去地里守地抓老鼠不现实,防治老鼠一般是用毒饵消灭老鼠,农村里很常见,不会弄的可以问村里的老一辈,他们最有经验了,在集市上买些农药来拌老鼠爱吃的谷物分几处放在红薯地边老鼠常爬过的地方,很方便。
当然了,为了更好的防治老鼠,可以在红薯地的田埂四边围上塑料布,塑料布质地滑,老鼠难爬上去,形成一道障碍,在塑料布的外面旁边放毒饵,这样老鼠有得吃,也就懒得咬塑料布钻进红薯地怕被抓了;乡居小菜这边有农户种植香瓜等瓜类,田埂四边围着几十厘米高的塑料布,防治老鼠也是原因之一。